首页关于何氏 > 何氏村庄 > 正文
茶坑庄
发布时间:2017-04-21 14:51:31      发布人:何刘鑫      作者:九井堂      评论: 0     浏览次数:
      据祖传,茶坑原来的名称为迪坑;但不知何朝何代更名为茶坑,其中缘由无法解密。
  茶坑位于瑞昌市花园乡花园村东南角的一条山垅里。东至当地享有盛名的清潭社,南至黄砂坑垅,西至黄金坪北距瑞肇公路一公里处。虽然地理位置较为偏僻,但生产生活条件极为优越:青山永驻,绿水长流,柴方水便,旱涝保收。现在是全乡中上等的生活水平。   
  茶坑是一个多姓氏的村庄,何、陈、徐三姓共居其中。陈姓十户,五十人,徐姓三户,九人。其余属何姓。我庄是坳下茂贵公四代孙应海公在明万历年间入住茶坑上门庄的。如今发族至第十三代,已是二十户人家,九十九口人(男丁五十三人,女丁四十六人)。虽说我们村庄是由杂姓组成,但团结无比,在外村庄人的眼里,像似一个大家族,有一条不成文的庄门家规,不论姓氏,不论老幼,只论字排辈,都以兄弟叔侄相称。例如:何姓的祥字、徐姓的维字、陈姓的新字,统属为同级字辈。任何时候不闹宗族纠纷,不以多压少、以强欺弱,遇到矛盾共同协商解决。一家有难互相帮助,不分彼此。解放前由于村庄小,又是杂姓,祖先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很少与外村人交往,十分重视体力劳动,只要都能解决温饱,就心满意足,也就忽视文化教育。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对子孙的文化学习顺其自然,意识不到文化知识的重要性。至二零零七年以前,全村没有一人考上大学,就连中专或高中生也不出十人。一九八三年以前,没有一人吃“皇粮”拿国家工资的。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党的农村政策重大改革,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落实后,年轻的一代人,在时代发展的推动下,转变了思想观念,把握住了农村劳动力劳务输出的有利契机,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和智慧,也自然地意识到没有文化的痛苦。现在千方百计让子女读书。如今适龄儿童的入学率达100%,二零零八年破天荒考上大学本科生四人,教育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物质生活也有极大的提高,95%的家庭住宅由原先的土木结构改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三层楼房。
  二零零八年是全村人不能忘记的一年,我们通过自身的努力,乡、村政府的支持,市交通局上下协调,省交通厅多次实地考察同意立项修建茶坑大桥。由国家投资百万元,自筹资金十一万元,另加一公里长的水泥路附属工程,于二零零九年初开工建设。2010年春节正式通车。实现了茶坑人与外界沟通的世代理想。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桑树坑庄
下一篇:下皮坑庄——彦武公后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