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何氏宗谱 > 源流 > 正文
何姓始祖问题探析
发布时间:2017-04-18 20:31:10      发布人:何刘鑫      作者:世界何氏总会副秘书长、世界何氏网总编辑 何焕强      评论: 0     浏览次数:
    关于谁是中华何姓始祖的问题,近十年来争议颇大,分歧明显,孰是孰非目前仍难以认定。适逢世界何氏总会组织研讨,笔者特撰文谈点粗浅认识。

  一、谁是中华何姓第一始祖
  提起中华何姓第一始祖,许多人可能会想到近年来在网络、会议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何允、何瑊、何庶、贲偾等名字。严格说来,何允、何瑊、何庶、贲偾等先人还不能算是中华何氏第一始祖,他们或许是“韩改何”(或姒改何)的始祖,但是,他们几位都是始祖,还是其中某一位是始祖?
  众所周知,中国人的姓起源于母系氏族社会,氏产生于父系氏族社会。司马迁《史记》载,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有十四人共得十二个姓。西周更是姓氏产生最多的时期。从姓氏起源到西周姓氏的大量产生,历史跨越了几千年。在几千年的时间里,何姓有没有诞生呢?唐宋以来曾有人指出黄帝时期、西周时期已有何姓存在,因这两个时期的何姓世系难考而逐渐被“淡化”,人们遂把目光集中到秦灭韩之后出现的一支何姓,即通常说的“韩改何”(或姒改何)。因此,古往今来不少人以秦灭韩划线,认为秦之前没有何姓存在,遂把“韩改何”(或姒改何)当成了何姓起源的源头,从而把“韩改何”(或姒改何)始祖放大成了中华何姓第一始祖,这是一种误导!
  在韩姓(或姒姓)的一支改为何姓之前,中国姓氏发展已经几千年了,难道几千年后何姓才姗姗来迟?虽说唐宋以来有人指出黄帝时期、西周时期存在何姓,如“何侯”,制造“何尊”何姓贵族等,但他们的世系难考。所以,要确定谁是中华何姓第一始祖并非易事。把何侯或造尊的何姓贵族定为中华何姓第一始祖,显然还需要更多史料佐证,但把秦灭韩后出现的一支何姓的始祖当成中华何姓第一始祖似乎也不适合。这十几年来的始祖之争,人们鲜于触及秦灭韩之前的何姓及其始祖问题,而聚焦于“韩改何”(或姒改何)及其始祖。所以说,谁是中华何姓第一始祖,今天仍无法定论!
  二、谁是“韩改何”受姓始祖
  诸多史料都记载“何姓出自韩姓”,但谁是“韩改何”受姓始祖?从各地何氏家谱记载看,何允、何瑊、何庶等三位先人都曾被尊为“韩改何”受姓始祖。但三人都是“韩改何”受姓始祖吗?或者说三人中只有一人是“韩改何”受姓始祖,或者“韩改何”受姓始祖另有其人?围绕这个问题,多年来族人争论不休。
  何允、何瑊、何庶三位先人被尊为何氏始祖当然不是空穴来风,论争者个个都拿出谱证,都言之凿凿,难分难解。但是,如果我们冷静地思考,那么试问,何氏家谱记载完全正确吗?三位先人中,谁最有可能是“韩改何”的受姓始祖?我们不妨对被尊为“韩改何”始祖的先人们逐一进行分析。
  (一)何允被尊为“韩改何”受姓始祖。
  1、关于何允
  据何氏族谱记载,何允本名韩允,是韩国国君韩王安的次子。公元前230 年秦灭韩,国君韩王安被掳,何允逃亡后,为避祸,易姓为何。因此何允被尊为“韩改何”受姓始祖。对此,各地何氏家谱作如下记载:《庐江郡何氏大同宗谱》谱序云:“吾族自允公受姓,至汉武公为庐江刺史迁大司空封汜乡侯,子孙遂家于潜,以庐江为郡望。
  今潜山县有魏廷尉公桢、晋尚书公叔度,及三高公各先垄,封职累累,祀事弗辍,实为中国诸何所共祖。盖自允公十七传至桢公,自桢公至于今,殆六十世矣,潜山旧谱系统,固自秩然,郡国迁徙,亦历历可考也。”
  《庐江郡何氏大同宗谱》载:自唐叔虞裔孙韩王安之次子允,子孙因避秦乱,乃易姓为何。并记载韩允(何允)为何氏始祖(一世受姓始祖),西汉庐江刺史何武为始迁祖,从何武起,子孙遂家于潜,以庐江为郡望。到了晋代有何桢,为幽州刺史,由任城迁居潜山。
  《姓氏考》云:何氏为周成王同母弟唐叔虞后世十二世孙食采于韩,秦灭韩,子孙散居江淮间,改姓为何。邓名世曰:何出自姬,食采于韩,郭恕先虢,郭、韩、何载笔通用,氏族博考,与韩愈送何坚序,皆曰何与韩同姓为近。吾何既祖韩而祧周,而受姓自允公始,允公固百世不祧之祖也,宗人于此可以识其渊源所自矣。
  按韩王安在位九年,国灭于秦,而韩亡,项王立安子横阳君成为韩王,从张良计也,继而为羽所灭,成之弟允,惧祸及,遁迹闾巷,易姓为何,何之受姓,自此始也。
  《何氏谱序》(西晋司隶校尉崔林287 年撰)云:“勅旨俾臣权修谱事,臣观在廷群臣,所进先世名贤事迹,独何氏家传其先本姬姓,唐叔虞之嫡胤,周武王之裔绪,实王室之贵胄也。至九世孙万以子爵封韩原,因以韩为姓,谥曰:武,是为韩武子。下至景侯虔,受王命为诸侯,十一世孙,安王为秦所灭,嫡子允,变姓逃难,以其初生有纹在手曰:何,因以为姓焉。”
  《何氏宗谱序》(大唐朝奉大夫行秘书正事汪行忠697 年撰)说:“何氏原本姬姓,唐叔虞之后,成王同母弟实武王之嫡,胤周室之贵胄也。至九世孙万以子爵封韩原,遂以韩为姓。下至景侯虔,受王命为韩侯,又十一世为强秦所并,除其国而置颍川郡。有安王之子允,遁身以避秦难,因改其姓为姓焉。”
  《何氏谱序》[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张拭]载:“何氏惓惓谱牒之氏也,庐江周成王弟,唐叔虞裔孙,韩王安为秦所灭,嫡子允改姓以韩为何,遂为何氏,历传千百年矣!”
  《安徽潜山县谱首姓纪通鉴》载:韩允是韩王安的第二个儿子,是项羽杀了他哥哥韩成后,韩允避难民间才发现“手纹”有“何”字,但当时不敢改姓,传到韩信才改姓何。
  《安徽省宿松县何姓受姓源流考》载:韩允是韩瑊、韩庶祖上,韩瑊、韩庶是韩允的四世孙韩信儿子。
  某地《何氏族谱》载,何允约生于公元前257 年,其子孙历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直至隋、唐。又载,秦于公元前230 年灭韩时,韩国之君王安有二子,长曰成,次曰允。“韩被秦灭……韩王安之次子允易姓何而遁身”。
  在前两届研讨会上,有的人提出:何允由韩改何是最早显名于史的何氏,所以为受姓始祖,已有定论。所列前五代世系:一世何允,二世何隆、何冉,三世何骘,四世何信,五世何庶(讳修)、何昙。《历代迁居世纪》说:“汉景帝朝,允公七世孙,果为汉武帝左中郎。”何允得姓后其子孙五代均居于颍川郡,到第八代何比干任汝阴狱吏,迁居汝阴(今安徽阜阳),但仍有子孙居于颍川。因为于公元前230 年由韩允改名为何允,隐居颍川郡,成为何氏受始始祖,世代相传。
  还有的人提出:从黄帝一世算起,何允(韩允)是第五十三世(何氏一世),是“韩改何”受姓始祖。何允本名韩允,是韩王安的次子,字子信。初封陈留侯,世居颖川,秦灭韩后,遁迹民间,隐居扶风(陕西)。何允妣张氏,生二子:长子隆,次子冉(早殁)。何允夫妇死后葬于扶风郡(陕西),墓地在郡北五里,大道之南,石桥之右,甲山庚向。
  近年还有人在网上撰文指出,允公约生于公元前257 年间。秦灭韩在公元前230 年,当时允公27 岁左右;秦国灭亡在公元前206 年,允公已是50 岁左右;秦王嬴政出巡是在公元前218 年间,在博浪沙遭张良狙击,击伤副车手;秦王认为这是被他所灭的六国诸侯的遗族所为,下令追杀他们,此时允公已是40 岁左右的年纪,携眷避祸于江淮;悟“韩”“何”音近遂改韩为何。至于被秦吏诘问姓氏而“指河为姓”,只是“寒”“韩”“何”音近的一种附会之说,不足为信;因此,允公才是何氏受姓始祖。然允公乃韩安次子,故湖南平浏岳何氏尊韩安为受姓始祖亦是正确的,原因在于韩亡而何兴。《庐江郡何氏大同宗谱》(何毓琪等纂修于民国十年)二十六卷26 册载:秦汉之  际的何允为受姓一世始祖;允本韩公子,为避祸,易姓为何。第九世何武为西汉庐江刺史,何氏遂著迹于庐江;第十七世幽州刺史何桢由任城迁居沅,子孙遂以庐江为宗。
  2、关于何允“改韩为何”若干问题的探析
  以上族谱资料都载明何允为何氏始祖,但我们综合分析相关家谱资料后却多有不解:(1)“姓氏郡望”是门阀制度的产物,而门阀制度是在东汉时期产生的,何姓姓氏郡望则是在魏晋南北朝基本定型的。也就是说,在魏晋南北朝之前没有姓氏郡望一说。何允逃亡改姓时期应该是在秦至西汉时期,这个时期根本就不存在姓氏郡望一说,何来“庐江何氏”?(2)庐江何氏和庐江堂,指的是魏晋时期形成的何桢家族及其家族堂号。这是个特定概念,有特定范围,不能随意前推。又,以“庐江何氏”为代表的何姓七大郡望,是在魏晋南朝形成的。秦汉时期的何允怎么能划入魏晋南朝时期才产生的“庐江何氏”?(3)颍川郡是公元前230 年秦灭韩后在原韩国疆土上设置的,治所在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此前并没有颍川郡。(4)何允为什么要“改姓何”,而不是其他姓?
  韩允为什么要改姓?按何氏家谱所载,韩允改姓,原因是公元前230 年秦灭韩后,秦始皇对韩国人特别是对韩姓人赶尽杀绝,韩允为避难而改为何姓。但是,为什么不改为其他姓,偏偏改姓何?有的说是韩允手掌心上有“何字纹”,故改姓何。湖北郧阳何氏的传说是:……朝廷决定要灭韩氏家族,当即下发海捕文书,大肆搜捕。韩氏家族为了逃避杀身之祸,皆仓皇出逃。何允逃到了河边,登上渡船欲过河逃走,无奈遇官兵追来,盘其问姓氏,于是“指河为姓”。
  《浈阳水木记》说何瑊“指河为姓”,上述资料又说何允“指河为姓”。两个人都“指河为姓”?
  以上关于何允作为始祖的说法可信度有多少?家谱记载与历史真实相符吗?让我们看看历史上发生的一些事情。
  (1)秦灭韩后,秦国虏了韩王安,但秦始皇没有要求当场杀韩王安,而是妥善安顿,四年后才杀韩王安。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史记•韩世家》、《睡虎地秦墓竹简•编年纪》等记载,韩王安即韩桓惠王之子,公元前239 年即位,在位9 年。韩王安即位时,韩国形势危如累卵,处于灭亡边缘。公元前231 年韩王安献出南阳(今河南境太行山南、黄河以北地区),同年九月,秦王任命韩国降将内史腾为南阳守。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 年)秦国派内史腾率师十万南下渡过黄河攻韩,几无抵抗,韩王安成了俘虏。秦遂以韩地建置颍川郡,郡治设于阳翟(今河南禹州),韩国正式灭亡。韩国灭亡后,秦国将韩王安软禁在陈县,并给予宽厚的待遇。公元前226 年因发生一个大事件才杀了韩王安。
  (2)目前我们还没有查到秦始皇下令剿杀韩国贵族和韩姓人的充分证据。
  韩国灭亡后,秦始皇是否下令剿杀韩国贵族和韩姓人,目前我们还没有查到充分证据,但从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看,秦国并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动用军队全面剿杀韩国贵族和韩姓人。
  理由如下:
  第一,秦灭六国前后用了9 年:公元前230 年灭韩,公元前228 年灭赵(前229 年已经开始进攻赵国),公元前226 年灭燕(前227 年已经开始进攻燕国),公元前225 年灭魏,公元前222年灭楚(前225 年已经开始进攻楚国),公元前221 年灭齐。
  从上可知,从公元前230 年到前221 年,秦国连年与周边国家打仗。韩国被灭后,秦国需要迅速集中力量对付其他5 国,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动用军队来对付当时很弱小而且已亡国的韩国人。
  第二,《史记•秦始皇本纪》明确告诉我们:“十七年,内史腾攻韩,得韩王安,尽纳其地,以其地为郡。命曰颖川。地动。华阳太后卒。民大饥。”
  公元前230 年,韩国被灭后,紧接着秦国首都咸阳发生了5 级地震,“坏台屋”,秦国华阳太后又在这时去世,民间发生了饥荒。
  诸多事情发生,秦国基本没有时间去对付韩国贵族和韩姓人。
  第三,秦始皇当时的“眼中钉、肉中刺”不是已灭亡的韩国,而是燕国及太子丹,因为秦王政二十年(公元前227 年)燕国曾派“荆轲刺秦王”。荆轲刺秦王虽以失败告终,却从心理上深刻地影响了秦王嬴政。所以在荆轲行刺失败的当年,秦军对燕国实行了报复性攻击。次年,秦军攻克燕国首都蓟城(今北京),燕国灭亡。后来,秦军对燕国贵族实行了相当严酷的诛杀。
  (3)韩国灭亡后,韩国旧贵族曾在新郑秘密准备“复国行动”,后于公元前226 年举行了“起义”。
  公元前230 年至前225 年,秦国没有诛杀韩王安,而是将他囚禁在新郑附近的陈县,还给予宽厚待遇。秦国这种做法,一方面是以此怀柔韩国遗民,一方面也是对其他5 国君王示以姿态,以减少抵抗阻力。四年后发生了一件大事,让秦始皇改变了主意,遂杀了韩王安。据《睡虎地秦墓竹简•编年纪》记载:“十七年,攻韩……廿年,韩王居□(此为残缺字)山。廿一年,韩王死。”秦王政廿一年即公元前226 年。
  从秦始皇对韩王安的“仁慈”看,秦始皇并没有下令剿灭所有韩国贵族和韩姓人。正因为如此,韩国旧贵族才有了喘息和举事的机会。秦王政廿一年(公元前226 年)韩国旧贵族在故都新郑(今河南新郑)发动大规模的反秦“起义”,秦国出兵镇压,“起义”失败。为防止韩国复活,秦国遂将韩王安杀死。
  (4)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仍然重用韩姓人。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因使韩终、侯公、石生求仙人不死之药”。秦三十二年(公元前215 年)秦始皇仍重用韩终等人去找寻“长生药”,这说明秦始皇并没有对韩姓人赶尽杀绝。
  再来看何允(韩允)。韩王安于公元前230 年被捕,四年后(公元前226 年)被杀。何氏家谱记载的韩允(何允)约生于公元前257 年。照此推算,韩王安即位时(前238 年)韩允18 岁,被捕时韩允27 岁,被杀时韩允31 岁。如果说韩允是韩王安次子,在韩王安被捕后韩允藏匿起来是可以理解的,但韩国旧贵族正组织复国行动,作为韩王安的儿子,韩允不参与组织行动而选择逃遁,这一点就让人费解。
  从以上而知,秦始皇并没有令军队追杀韩国贵族和姓人,但何氏家谱大都记载秦始皇派兵追杀韩国人和韩允,韩允因此而逃亡遁迹。那么,韩允从国都河南新郑逃亡后遁迹的地点在哪里?是逃到离新郑约700 多公里的陕西扶风,还是离新郑1000 多公里的安徽庐江?目前有两种说法,一说韩允逃到了陕西扶风,墓葬在扶风;另一说韩允逃到了安徽庐江。哪一个说法更为可信?
  今天,网上还流传一则《何允像赞》:“强秦肆毒,海宇吞鲸;韩王世胄,变姓移名;肇何之姓,万派已分;兴亡绝续,一缕千钧;猗欤休哉,终古是钦。”
  这当然也是从何氏家谱中抄录来的,但当时有像赞这回事吗?
  何允时代还没有题写“像赞”的基础和条件,所以我们认为《何允像赞》是后人创作的。
  对于韩允(何允),各地家谱记载不一,表述有异,事迹简单笼统。对于何允,我们还有许多说不清楚,如韩允是否韩王安的儿子?韩允参加韩国旧贵族组织的“起义”与否?韩允是否逃亡,又逃到何处?韩国灭亡之时尚无庐江郡、庐江县和庐江何氏,家谱把韩允记在庐江及庐江何氏名下根据何在?韩允为什么要改姓?他在哪里改姓?为什么又偏偏改姓何?
  (二)何瑊被尊为“韩改何”受姓始祖
  1、关于何瑊
  据《浈阳水木记》载:何姓初祖名瑊,为韩釐王支子。王安时,以祖尊励且贤,命为公族大夫。曾与韩非同秉国政,谏王安勿朝秦,弗听。祖乃退隐韩原,及王安被秦所掳,国破家亡,瑊遁迹庐江,寓于津要,操舟送济,取资以给。后秦始皇出游至博浪沙间,为人所击,大索不获,疑是六国贵族所为,乃遍令密探侦访,冀有所获而屠害之。时秦吏循令遣胥,密诘居民姓氏。时祖方掌济,胥登舟而诘曰:“公何姓?”祖未知秦胥,适天寒冰冷,固戏指水以应曰:“此为吾姓”。意以水寒喻“韩”也。韩寒同音,实非有所隐也。胥不悟,复问曰:“若殆河姓耶?”祖复应曰:“姓必从人,岂从水耶?”胥乃籍何而去。祖后闻知是秦令,大骇而窃叹曰:“吾家获幸免刀锯者,何一字也,岂非天启耶?”遂以何为姓。
  何瑊“指河为姓”的故事在东南亚各国、中国港澳台地区和南方各省的何姓人中世代相传。但是,近年来有人认为南方各地何姓人凭空捏造出一个何氏始祖。这样说有失公允。何瑊作为“始祖”并非当代人杜撰,而是何氏族谱所载,至于家谱所载准确与否,尚待深入研究。
  2、对《浈阳水木记》的初步分析
  《浈阳水木记》是什么年代的著作,作者是谁?为什么其中有何姓源流的记载?何瑊“指河为姓”是民间传说还是历史真实?下面我们进行分析。
  (1)《浈阳水木记》作于何时,作者是谁?
  据部分广东何氏家谱所记,《浈阳水木记》作者是“东汉荆州主簿何颙”。清光绪年间何朝彦纂修的《羊城庐江书院全谱—何氏初祖世系图》也载:(十一世)“(何)颙,东汉荆州主簿,徙阳山通儒坊,作浈阳水木记,为阳山通儒始祖。公元105 年卒。”
  《羊城庐江书院全谱——阳通儒坊世系谱》载,“颙祖为东汉荆州主簿,徙阳山通儒坊,作浈阳水木记”,“颙祖字维仰”,“颙祖为东汉荆州主簿时,大庆族人已众,田宅不给,祖同妣邓氏徙居阳山通儒坊,作浈阳水木记,载得姓初祖以来十页世系。卒葬在延陵岗阳山。”广东新会尚书坊《何氏族谱》也有类似记载,并称何颙是记载何族历史的第一人。但是,何氏家谱所载准确吗?
经查,《后汉书》和家谱中有两个“东汉何颙”:一个是“议郎何颙”(以下称南阳何颙),一个是“荆州主簿何颙” (以下称阳山何颙)。
  《后汉书》记载的何颙,乃智谋之士,任过北中军侯、议郎,是东汉时期的名人。一代名医张仲景少年时曾拜访过他,一代枭雄曹操对他也甚为敬仰,《后汉书》有何颙传。
  《后汉书•何颙传》载:何颙,字伯求,南阳襄乡人(今湖北枣阳)。少游学洛阳。因陈蕃、李膺之败牵连,颙亡匿汝南(今属河南)间。袁绍慕之,私与往来,结为奔走之友。及董卓秉政,逼颙以为长史,托疾不就,乃与司空荀爽、司徒王允等共谋卓,事未遂,颙忧愤而卒。后来荀彧将其尸体同葬在荀爽的墓旁。
  《湖北省志人物志稿》对“南阳何颙”也有同样记载。
  据以上史料,何颙为东汉南阳襄乡人,活动范围在湖北和河南之间,经历“党锢之祸”,后被董卓下了大狱,忧愤而死,墓地在河南。古籍上没有南阳何颙任过“荆州主簿”和迁徙岭南世居阳山并作《浈阳水木记》的记载。因一代名医张仲景约在15 岁时拜访过何颙,学者们推算南阳何颙大约生于公元110 年前后。
  而何氏族谱所说的“阳山何颙”曾任“荆州主簿”,后徙阳山通儒坊作《浈阳水木记》,卒于公元105 年。
  按以上记载,阳山何颙死了五年之后南阳何颙才出生,东汉两个何颙毫不相干。但是,《后汉书》的何颙与何氏家谱的何颙真是两个人吗?
  (2)浈阳是什么地方?为什么把著作叫《浈阳水木记》?
  据有关专家考证,浈阳就是今天的广东省英德市。英德市在公元前111 年叫“浈阳”,古称英州。其境内在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 年)已同时设立了浈阳、含匡两县。南宋庆元元年(公元1195 年)始名“英德”。
  《浈阳水木记》中所叙述的多为浈阳、含匡、曲江、英德和连州何氏之事,而这些地名均为粤北地名(今广东韶关、清远地名)。由此推测,《浈阳水木记》或是粤北地区一部早期地方志书,其中载有何姓内容。
  说到这,又冒出一个问题:如果确有一个曾任“东汉荆州主簿”的何颙徙阳山通儒坊作《浈阳水木记》,那么,身在广东阳山通儒坊的何颙,为什么不把自己的著作叫《阳山水木记》?阳山县在两汉时期隶属“桂阳郡”(今湖南郴州桂阳),归荆州府管辖,为什么又不叫《桂阳水木记》或《荆州水木记》?阳山何颙并没有住在浈阳,阳山县也不归浈阳县管辖,阳山何颙为什么把自己的著作叫《浈阳水木记》?
  按族谱所载,“东汉荆州主簿何颙”于公元105 年去世。据此推测,他作《浈阳水木记》时,“秦灭韩”(公元前230 年)已经100 多年了,换句话说,“韩改何”已经一百多年了,韩瑊“指河为姓”是民间口头相传,还是有历史真实?
  (3)东汉人的著述怎么会出现宋代人的诗?
  有人在引用《浈阳水木记》时,往往抄录了这样一段文字:瑊公与姜妣皆寿百龄,卒葬于庐江东乡望淮山岗,世称何坟冈。此墓宋时犹存。庄简李公光过览诗云:“何坟冈上草幽青,七国边尘尚可惊;姬裔未应灰灼火,吕螟那得误疑冰;川舟百代行人济,华表千年归鹤鸣;壤土不随函谷变,骊山徒自发崇陵。”
  该诗作者是不是李光尚待考证,但按族谱说的《浈阳水木记》为“东汉荆州主簿何顒”所作,那么,以上这段文字显然就不是《浈阳水木记》原文。一句“此墓宋时犹存”已经清楚地表明非东汉时期所作。李光是北宋名臣,曾任吏部尚书、参知政事,著有《读易详说》和《庄简集》。李光有没有到过“何坟冈”,有否写诗纪念先人,还须考证。但是东汉时期的著述,怎么会有“此墓宋时犹存”,怎么会有北宋名臣李光的诗?
  (4)《浈阳水木记》成书于什么年代?
  2012 年6 月,华中科技大学何存兴教授在第二届中华何姓源流研讨会上指出:明朝永乐六年(1408 年)何礼节(字用行)写的“何氏姓原宗系统序”中说“……自东汉麻城少尹(何颙)始修《浈阳水木记》……”。这是在中华何氏文献记载中首次出现《浈阳水木记》字样。结合对宋代李光诗作、广东南雄珠玑巷迁徙史的研究,何存兴教授的结论是:《浈阳水木记》是在南宋绍熙元年(1190 年)至明朝永乐六年(1408 年)之间的作品,是由一个
“假冒东汉何颙的人炮制出来的”。
  (5)关于“瑊遁迹庐江”问题。
  《浈阳水木记》载:“及王安被秦所掳,国破家亡,瑊遁迹庐江,寓于津要,操舟送济,取资以给。”一句“瑊遁迹庐江”就让人生疑: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221 年)前,庐江郡与庐江县都还没有设立,“瑊祖”遁迹庐江从何说起?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设立了36 郡,但还没有庐江郡。庐江郡是后来从九江郡、衡阳郡中分置而来的,其管辖范围大致包括江西、湖北、安徽的一部分。“瑊遁迹庐江”具体在什么地方?二是汉代沿设庐江郡,治所在不同时代有变化。当时也还没有庐江县名称。庐江县名称的正式使用是在南朝梁天监年间(一说在隋朝初年)。汉代的庐江郡范围也大大超出今天的“庐江县”(庐江县名称正式使用前其地名叫“舒”)。如果说“瑊遁迹庐江”是在汉代,根本就不存在“避秦”了。
  (6)关于何瑊(韩瑊)的年龄问题。
  《浈阳水木记》说,韩瑊“为韩釐王支子”。史载,韩釐王(韩咎)于公元前295-273 年在位,历时22 年。韩瑊有可能出生在韩釐王即位前,也可能在即位之后。假设韩瑊生于公元前295年,那么,到公元前230 年秦灭韩时,韩瑊已65 岁,到博浪沙事件时(公元前218 年)77 岁。如果说韩瑊出生早于公元前295年,或者按某些研究者的推测,韩瑊生于公元前320 年前后,那么,到博浪沙事件时已经102 岁。一个任过“韩国公族大夫”的77 岁或102 岁的老人有可能在渡口撑船度日吗?
  (7)关于韩非主持国政问题。
  《浈阳水木记》说,韩瑊“曾与韩非同秉国政,谏王安勿朝秦,弗听。”“秉”之意思为“掌握、主持”。意思是说韩瑊曾与韩非共同主持过国政。按正常理解,所谓主持国政,指国王之外的宰相,只有宰相才能称得上主持国政。历史上韩国有22 位君主,其中11 位称王。公元前403 年韩国得到周威烈王的正式承认,成为正式诸侯国。韩王安为韩国末代国王,在位9 年。期间,没有韩瑊和韩非任过韩国丞相辅佐韩王安的记载。既无任过丞相的经历,就没有有两人“同秉国政”的道理。
  韩非(约公元前280-前233),目睹战国后期的韩国积贫积弱,多次上书韩王,希望改变当时治国的情况,但其主张始终得不到采纳。韩非在孤独中写了《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等著作。秦始皇读了《孤愤》、《五蠹》之后大加赞赏,发出“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无恨矣”的感叹。为了见到韩非,秦始皇便急切下令攻打韩国。情急之下,韩王安派韩非出使秦国。李斯提出灭六国一统天下计划,首要目标就是先取韩国。而韩非则主张“存韩灭赵”,这就与李斯政见相左。李斯借口韩非对秦怀有二心,遂将其投入监狱,并派人给韩非送去毒药,逼其自杀。(参见《史记•韩非列传》)。以上可知,韩非并没有机会“秉”过韩国国政。
  (8)关于秦始皇下令密查六国后人的问题。
  《浈阳水木记》说:“秦始皇出游至博浪沙,为人所击,大索不获,疑是六国贵族所为,乃下令潜访六国之后,欲屠害之。”
  “博浪沙事件”发生于秦始皇二十九年(公元前218 年)。《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二十九年,始皇东游。至阳武博浪沙(今河南原阳县境)中,为盗所惊。求弗得,乃令天下大索十日。
  《史记•留侯列传》载:“良尝学礼淮阳,东见仓海君,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为张良故也。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
  以上史料告诉我们,秦始皇“为盗所惊”,但不知“刺客”是谁。当时张良与沧海君并未暴露,“张良刺秦皇”为后人所记;《史记》没有说疑“六国之后”所为;秦始皇令抓拿“刺客”,但“求弗得”,“乃令天下大索十日”。
  司马迁《史记》并未说“疑六国之后所为”,《浈阳水木记》才有此说法。我们不妨对《浈阳水木记》的说法进行分析。
  我们来看“令天下大索十日”。“天下”可理解为全国,即令全国“大索十日”。怎样“大索”?我们的理解是大肆、公开搜查,而不是“潜访”、“密查”。“六国”,指韩、赵、燕、魏、楚、齐,其“后人”众多,且散居各地。谁认得“六国后人”?谁才是“刺客”?“目标刺客”都搞不清楚,“大索十日”也仅是走过场而已。更令人不解的是,“秦兵”到庐江津要(且不说有没有一个庐江津要)对路人姓氏进行“盘查”。《浈阳水木记》说,何瑊是先“隐居”庐江津要,然后才遇到“盘查姓氏”的。假设“庐江津要”就在今天的庐江县境内,那么,从河南原阳县(博浪沙事件发生地)到安徽庐江县,在现代公路四通八达的条件下,距离仍近千公里,古代的河南原阳到安徽庐江,隔着黄河(原阳县在黄河以北)和崇山峻岭,若秦始皇的“搜捕令”是从博浪沙发出的,短短十日,政令能否迅速传达到千里之外的“庐江津要”都成问题。若政令是从秦国首都(咸阳)发出的,要展开全国搜捕时间就更长。还有,“秦兵”似乎是直奔“庐江津要”来的,难道冥冥之中有人知道韩瑊(何瑊)在此隐居?
  再来看“密诘居民姓氏”问题。《浈阳水木记》说:“秦吏循令遣胥,密诘居人姓氏。”史载秦始皇“令天下大索十日”,没有说要求“密诘”。《浈阳水木记》说是“密诘”,叙述“密诘”过程却是“公开排查”,让人匪夷所思。根本不了解“刺客”是什么人和逃往何处,便莫名其妙地公开排查路人姓氏,六国有许多姓氏,哪一国、哪一个姓氏的人才是“刺客”?这样做既浪费时间和财力物力,又根本无用功。试问,秦始皇有这么愚蠢吗?
  (9)关于韩瑊被盘查时的现场反应问题。
  《浈阳水木记》说:“胥不悟,复问曰:‘若殆河姓耶?’祖复应曰:‘姓必从人,岂从水耶?’胥乃籍何而去。祖后闻知是秦令,大骇而窃叹曰:‘吾家获幸免刀锯者,何一字也,岂非天启耶?’遂以何为姓。”
  按《浈阳水木记》,韩瑊隐居“庐江津要”撑船已有12 年,渡口周边应该有很多人认识这位“老船工”。又从秦始皇“令天下大索十日”分析,“大索”范围是“天下”,假设有一个叫“庐江津要”的地方,也假设“秦兵”就专查“庐江津要”,那么从秦国首都咸阳到“庐江津要”(假定就在庐江县境内)有1000 多公里,一路山高水险,道路闭塞,只怕是秦军急行军十日也不一定能够到达目的地。假设“秦兵”不是从国都派来而是当地官兵,那么他们就有可能很熟悉这个渡口,更有可能认识常年在此摆渡的“老船工”,不费吹灰之力就知道“老船工”的姓氏,何必兴师动众,多此一举?
  再从韩瑊的现场反应看,其“警惕性”似乎也不合常理。《浈阳水木记》说韩瑊曾任“公族大夫”,官居高位,隐居 “庐江津要”达12 年之久。试想,一个当过国家高官的人,即使当时不知道发生了“博浪沙事件”,也不可能不知道是“秦兵”盘查,更不可能对“秦兵盘查路人姓氏”而“惊慌失措”。“见过大世面”的韩瑊事后才知道是“秦令”,这不符合逻辑。再说,韩瑊十几年一直姓韩,恐怕方圆百姓都认识“韩公”,秦兵盘查过后他突然改姓“何”,官府知道了肯定起疑心。若韩瑊是在多年以后才改姓为“何”,那么,盘查(公元前218 年)过了8 年之后,秦始皇就死了(公元前210 年),到了公元前206 年,秦王朝就灭亡了。韩瑊还用得着改姓“避秦”吗?
对于何瑊,近年有研究者提出了质疑认为,瑊乃韩咎之子。咎为韩国国君、号称釐王、韩安祖父,于公元前295 年即位,其子瑊根本就没有避秦乱的可能。公元前255 年至前221 年,史家以秦王纪事,秦王赢政于二十六年(公元前221 年)才完成统一大业,称始皇帝,至公元前206 年灭亡。上述受姓始祖允公的玄孙(第四代)信公有二子,长曰瑊、次曰庶。如果说这个瑊公是受姓始祖,就更不能成立。因为瑊、庶二公是在秦国灭亡之后出生的,绝对没有避秦祸的理由。史料上查得庶公出生于公元前203 年,在秦国灭亡之后3 年,已是汉高祖四年。而且瑊、庶二公的父亲信公已在汉惠帝和汉文帝时做官,其子不可能避秦祸。信公官授河东太守,只因拒匈奴入侵不力而获罪,被汉文帝派大将诛杀于阵前,瑊、庶二公遂遁迹庐江,落业创族。因此,瑊公不是受姓始祖,而是庐江何氏郡堂开基祖。
  质疑的观点能否成立,有待研究。但综上所述,对何瑊(韩瑊)及其何姓来源的研究,关键还在《浈阳水木记》。如果就现有的《浈阳水木记》“残篇”看,的确存在许多让人不解和不能自圆其说之处。
  (三)何庶被尊为“韩改何”受姓始祖
  1、关于何庶
  关于何庶,各地何氏家谱记载不一:
  (1)《青山里何氏家乘•谱序》:晋陵何氏系出庐江,本韩公子非次子庶,因秦相李斯之难,改姓避居而占籍者也,自改姓后,庐江何氏为发祥地,并为何氏受姓之祖。
  (2)韩庶(何庶)是韩国的贵族。韩被秦灭后,何庶带领一支人马逃亡至江淮流域。江淮方言韩与何谐音,于是他们便改用“何”为姓,从而诞生了何姓。何庶也就成为了何姓的得姓始祖。
  (3)韩庶是韩瑊的弟弟。《安徽省宿松县何姓受姓源流考》说,何瑊、何庶是韩信的儿子,两人避父仇时,在汉文帝时代不约而同地改姓为何,一个指河为姓,一个惊答成姓。
  (4)何庶是何氏在得姓后不久居住在今天安徽阜阳的何刺之弟,生有5 个儿子。广东兴宁地区何氏家族有一部古老的《何氏谱》,详细记载的这个何庶,或许就是“生有5 个儿子”的那个何庶。
  2、何庶(韩庶)被尊奉为“韩改何”始祖的主要依据
  (1)西汉光禄大夫刘向于公元前23 年应同朝的大司空、汜乡侯何武之邀,为庐江《何氏家传》作了《庐江何氏家乘序》,原文如下:
  “上古之世何氏未有也,韩削而何始,秦衰而汉兴,然西秦磔骜,韩尚角立,其韩之先,与晋伯仲,并为唐叔虞之裔。叔虞封唐于成周时,削桐为圭,戏而封之者。周本姬姓,而姬之始,由公孙轩辕生长姬水,故姓姬。姬之后有唐,唐后有晋与韩。孟轲氏有曰:‘晋之乘,史官掌记时事’。韩初国灭而事晋,遂分晋地;大夫而卿,卿而侯,侯而王。即以乘而掌记焉。
  韩王安削弱,其次子非,为李斯忌才,客死于秦。非之次子庶,弃南阳窜庐江居焉,改韩为何,不然与若父若祖同煨烬矣!何氏自庐江始,祖庙设家乘作,亦是庐江始。
  韩虽灭,有何而祖庙家乘兴,其咸阳不熄烽火者三月之后焉!存亡得丧,浮云过车,韩奚憾,而何当解颐。非无故而危,何历世其兴。天运往复,理无悖谬。向与其裔汜阳侯武,尝同官列舍,稔知《乘》之颠末。
  ——汉阳朔戊戌护左都水使者光禄大夫刘向撰”。(见《三高堂〈何氏家乘〉卷一》)
  (2)《后汉书•何敞传》的《东观汉记》中,对汉代何氏世系有详细记载:“何修生成,为汉胶东相;成生果,为大中大夫;果生比干,为丹阳都尉;比干生寿,蜀郡太守、大司农;寿生显,京辅都尉;显生鄢,光禄大夫;鄢生宠,济南都尉;宠生敞,八世也。”一般认为,这里的“何修”即“何庶”。
  (3)1908 年重修的江苏常州《何墅何氏家乘》中唯一保存的“何氏受姓始祖庶公像”中,有司马迁题写的像赞:“更名改姓,因避强秦;宁去侯统,甘为庶民;承前启后,继旧开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何墅何氏家乘》的“世系更为详细,从汉至清代世系清楚,也肯定何庶为始鼻祖。”
  (4)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中华百家姓始祖图典》中有何庶画像,像的下文写道:何庶系韩国贵族,秦灭韩后,庶避难江淮,以“何”“韩”音近,遂为何氏。
  (5)广东兴宁地区何氏家族有一部古老的《何氏谱》,被衍传到台湾的这一代子孙保存得完完整整。该谱清楚地记载了自韩庶以下整个家族的传世和播迁情形,是现存最具价值的谱典文献之一,摘要如下:
  庶字自修,生五子,长曰成,字伯爰,汉文帝丙子,年十七,策举贤良,擢博士员,景帝丁亥,拜江都王相,并相武帝;甲辰,拜治栗都尉,薨赠安都侯。因食邑雍州,遂迁扶风茂陵邑安乡开阳里居焉,生一子果。果字长孟,汉元帝元光丁未年,策授博士,元封元年,拜车骑将军;昭帝四年,拜大中大夫,封平阳侯,卒于官,生一子比干。比干字少卿,官为廷尉,时同僚张汤法严,而公独务仁慈,治狱多宽政,所全活者千余人,生九子:玉铨、欣、寿、免、尚、绍、统、武、元。(自成至比干皆葬扶风)……
  3、对何庶作为“韩改何”始祖若干问题的探析
  尊何庶为何姓始祖者,引经据典,言之凿凿。如前所述,一是西汉光禄大夫刘向于公元前23 年所作的《庐江何氏家乘序》;二是司马迁为何庶题写像赞;三是当代出版的《中华百家姓始祖图典》中的何庶画像及其文字说明。
近年来,“挺庶者”列出刘向《庐江何氏家乘序》和司马迁的何庶《像赞》,并据此认为是司马迁早已定下的“铁案”。刘向是汉高祖刘邦之弟刘交的后裔,又与庐江何武同朝为官,是何武请刘向作序。而司马迁是西汉史官,著有传世巨著《史记》。
  即便如此,何庶作为“韩改何”之始祖,是“国史”早已定下的“铁案”吗?
  首先,韩非子是韩王安的儿子吗?
  众所周知,在秦的逼迫下,公元前234 年韩王安曾派韩非子出使秦国。公元前233 年韩非子“客死于秦”。从这些年的争议看,“挺庶者”认定韩非子就是韩王安的儿子。韩非子出使秦国是历史上的大事,如果韩非子是韩王安的儿子,《史记》将载明韩王安派了自己的儿子出使秦国,但《史记》没有这一笔,其他史料也没有说韩王安派自己的儿子出使秦国。韩非子既是韩国公子、韩国贵族,那么,他是谁的儿子?据分析,韩非子应该是韩桓惠王的儿子,与韩王安是兄弟关系,而非父子关系。
  其次,韩庶(何庶)是韩非子的儿子吗?
  “挺庶”者依据“刘向序言”认定何庶是“韩非子次子”。韩非子“客死于秦”是在公元前233 年。
  《庐江何氏家乘》等谱牒载:“庐江何氏一世始祖何允……五世祖何庶(字自修),生于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 年)。”按这个年龄推导,韩非子死后30 年才生出韩庶。又据1921 年《庐江郡何氏大同宗谱》载:何庶策举贤良时为汉文帝十五年(公元前165年),当时17 岁。照此计算,何庶应生于公元前182 年,如此说来,韩非子死后51 年才生何庶。
上述谱载矛盾又荒唐,无论如何都不能得出“韩庶(何庶)是韩非子儿子”的结论。
  第三,司马迁有可能为何庶题写《像赞》吗
  何庶是许多地区何族人尊奉的始祖。但司马迁有为何庶题写过《像赞》吗?所谓像赞的原文是:“更名改姓,因避强秦。宁去侯统,甘为庶民。承先启后,继旧开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司马迁有可能为何庶题写像赞吗?司马迁(前145 年或前135年-前86 年),西汉夏阳人,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其巨著《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司马迁一生著述颇丰,但还没有发现他给某一姓氏家族人物专门题写过像赞的事例。假设司马迁为何庶题写《像赞》真实可信,那么司马迁能为何庶题写像赞,也能在《史记》上为何庶写“本纪”。何庶本名韩庶,如果何庶是韩非之子,又是何氏受姓之始祖,自然就是韩氏家族不可遗漏的重要人物,司马迁的“韩世家”中不能缺此一笔。司马迁在《史记》中对“韩世家”施于浓墨,却丝毫找不到韩庶(何庶)的踪影。既然《史记》没有记载“韩庶”(何庶),说明“韩庶”(何庶)还没有达到“立纪”的规格。司马迁文风严谨,既然不能“立纪”,又怎会题写《像赞》?
  今天,还有人从书写发展史和汉初诗词韵律对《像赞》句子进行比照,对其真实性提出了挑战!
  研究者认为,在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之前,书写全为竹木简。真正有画像题赞是在唐太宗贞观十七年(643 年),但不是谁都能作像赞,按当时的规格,能作像赞者为开国功臣。从谱载何庶的身世分析,当初已“沦为”庶民的何庶显然还不够格作像赞,也不可能“请”得动大史学家司马迁题写像赞。
  再从汉初诗词韵律考察。研究者认为,西汉初期的文学成就主要在乐府辞赋。西汉诗歌以乐府艺术见称,形式上非常自由,保持了口语性,句子由一二字到八九字,参差错落,不拘一格。而司马迁这首四言《像赞》句式整齐划一,对仗工整,其韵脚严格依照“平水韵”的上平声“真韵”。我们知道,以反切方法标音,始于三国时代魏人孙炎《尔雅音义》,至始我国才有了韵书,自隋朝陆法言开始以四声分193 韵,才有了“切韵”。司马迁是西汉时期人,当时还没有创造出“平水韵”,司马迁怎么可能会用1300 年后才创造出来的“平水韵”写作《像赞》?很显然,这个所谓的《像赞》为后人创作,非司马迁原创。
  实际上,在讨论何姓始祖问题过程中,一些挺庶者的观点也让人不解。比如,按一些人对《庐江何氏家乘序》的解读,韩庶“改姓何”是在汉高祖杀韩信之后。这样,在“韩改何”时间段上与司马迁的《像赞》已大相径庭。《像赞》说何庶“更名改姓,因避强秦”,说明改姓与强秦有关,如果何庶改姓是在汉代,就不存在“避秦”了。这样一来,《像赞》的真实性还有讨论的必要吗?
  第四,刘向作《庐江何氏家乘序》的真实性有多少
  《庐江何氏家乘序》出自清代《三高堂〈何氏家乘〉卷一》。
  当代挺庶者认为,是刘向为同朝为官的何武编修的《庐江何氏家乘》作序。序中开往篇说“上古之世,何氏未有也。韩削而何作,秦衰而汉兴”。又说“……韩王安削弱,其次子非,为李斯忌才,客死于秦,非次子庶,弃南阳窜庐江居焉,改韩为何,……”。
  我们仔细研读刘向《庐江何氏家乘序》,备感困惑。在“韩改何”之前,中国姓氏发展历经母系社会、父系社会、黄帝时期,到西周时期已经发展到一个高峰期,大量的姓氏产生。如果说何姓是姓氏发展几千年后才出现的,恐怕说不过去。何、河谐音,何字也不是什么生冷字,以“何”字为姓氏完全有可能。况且中华民族的姓氏传说非常之丰富,刘向乃饱学之士,有可能对“上古之事”视而不见?更加令人不解的是,刘向序言通篇没有司马迁为何庶题写像赞的影子。难道刘向对司马迁也视而不见?司马迁、刘向同为西汉时代人,司马迁在前,刘向在后。司马迁为何庶题写像赞乃大事,不可能不留下记录。刘向是西汉著名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如果有司马迁为何庶题写像赞之事,刘向完全有条件知道,并且在作《庐江何氏家乘序》中引用,遗憾的是刘向在《庐江何氏家乘序》中只字未提。是刘向疏忽,还是本来就没有何庶像赞之事?
  对于上述问题,历史上有一种现象值得我们注意。家谱由“官修”转为“私修”以后,不需要国家权威机构审核把关了,怎么记怎样写,全由家族族长做主。但修谱是一项很严肃很专业的事情,并非一般人能胜任。于是,在家谱由“官修”转为“私修”后,派生出了一种专门帮助编修家谱的“谱匠”。由此我们推测,司马迁为何庶题写像赞和刘向作《庐江何氏家乘序》可能出自两位“谱匠”之手,或许刘向序编在先,司马迁何庶像赞编在后,编写刘向序者不知道有何庶像赞之事,所以,刘向《庐江何氏家乘序》没有提到司马迁的何庶像赞。
  我们的推测并非哗众取宠。谱牒专家就曾经提醒我们:家谱中存在“攀附”“杜撰”现象,因而家谱也要去伪存真。上海图书馆研究馆员、谱牒专家王鹤鸣曾经指出,不少家谱为“光宗耀族”,往往攀附帝王、名臣为自己的先祖。有些名人作序也是假托,如朱熹一篇谱序,竟为周、黄、刘、戴、郑、洪、吴等姓家谱同时采用,其中只姓氏一字之别,其余文字均雷同,大部分系假托。
  何氏家谱也有名人作序。如《雷源何氏宗谱序》就署名朱熹。朱熹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这样的名家有可能为众多家谱作序吗?会不会也是“谱匠”之作?
  三、“姒改何”及其受姓始祖问题
  “姒改何”是近年来何姓来源的又一观点。持“姒改何”观点者据谱认为,他们是中华民族治水英雄大禹的后裔,“改何”始祖贲偾,是黄帝第71 代孙。
  (一)关于贲偾
  据2011 版重庆涪陵《何氏世谱》补正超公家谱自述《何氏本纪》载:“余何氏者,夏禹之苗裔也”,“自东楼再受封于杞……至简公为楚所灭……时有简公之子禹裔窜居江南庐江河上……至贲偾时,居庐江河上已历二百二十四年之久,遂舍姒姓,而以居地河为姓。”
  2011 版重庆涪陵《何氏世谱》又载:何氏始祖贲偾公,黄帝71 代孙,夏禹65 代孙。生于秦政即位之初年(前246 年),长于安徽庐江河上。因先世杞简公自周贞定王丙申二十四年(前445年),楚惠王入寇,杞遂亡。其弟佗奔鲁,其子禹裔窜处江南庐江河上栖息,历经224 年之久,繁衍七代贲偾。此时,秦政庚辰26年(前221 年),时年25 岁的贲偾……遂以庐江河居地为姓,舍古老的姒姓为河姓,又因河旁有水,无以表示人居河之义,因以人易水,乃姓何。”
  以上记载告诉我们,简公之子禹裔逃到“庐江河干”时并未改姓,224 年后其后裔贲偾才改“姒”为“何”。改姓的时间是在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 年),改姓的原因是久居“庐江河干”有了感情,“遂舍姒姓,而以居地河为姓”。
  (二)对贲偾为何氏始祖若干问题的探析
  “姒改何”者主要分布在四川、重庆、贵州等省,湖南、湖北等省的部分地区也有“姒改何”者聚居。“姒改何”者据谱认为,“何氏出自姒姓,夏禹之后至禹裔、禹裔至贲偾,至今四千多年已传157 代,世代相传史实俱真。经过历史的变迁、姓氏的演变,姒改何姓已成史实,不可否认。”
  “姒改何”之记载主要来源于《何氏本纪》。《何氏本纪》是由“大明洪武十年丁巳秋九月九日后裔孙绍先何超述于南湖之种菊堂”。“然其中遗漏错误甚多,不及《世谱》之详实,若不详为考核补证,诚恐代远年湮,以讹传讹,奚足取信后世,昭示来兹。谨按《世谱》补其遗漏,正其谬误,以垂不朽。”故民国二十六年(1937 年)族人何文谦予以“补正”。重庆涪陵《何氏世谱》编委会在收录“补正”的《何氏本纪》时,又对许多地方加了“注解”。
  夏朝是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世袭王朝。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是从夏朝的建立开始的。谁建立了夏朝?史学界有两种观点:
  一种认为夏朝是大禹建立的;另一种认为,夏朝是大禹的儿子启建立的。
  对于夏王朝的世系年代至今仍无定论,但是“补正超公自述《何氏本纪》”对夏朝纪年与君主的记述却非常详细,与司马迁《史记》记载所差无几。据家谱所载,种菊堂何超自述《何氏本纪》是在明洪武十年(1377 年),对一个史学界还没有完全定性确认的朝代记载如此详细,真是令人叹服,但如此详细的记载,没有参照司马迁《史记》恐怕是做不到的。如此详细的历史纪年,疑为被后人“补正”而来。尽管如此,“补正”中也存在诸多令人不解之事。
  1、种菊堂《何氏本纪》与司马迁《史记》对封夏之后的记载略有出入。司马迁《史记》说“汤乃践天子位,代夏朝天下,汤封夏之后,至周封于杞也。”就是说,汤封了夏代后裔,传至周代时封在杞国。而《何氏本纪》说,“汤念夏德之盛,不可使其后无茅土之封,丁酉三年乃封禹后癸之子懿于杞,使奉禹祀。”重庆涪陵《何氏世谱》作注说明,汤封了夏代后裔于杞国,不是自周代始,而是由汤始。
  按司马迁记载,汤是封了夏代后裔,但没有明指封在杞国。据历史记载,杞国是中国历史上自夏代到战国初年的一个诸侯国,国祚延绵1500 多年,国君为姒姓,禹的后裔。杞国建国始于夏朝,其间时断时续,具体事迹已不可考。周朝初年,杞国重新建国,自东楼公起,有史料可考的传了二十位国君。直到公元前445 年,杞国亡于楚国。《何氏本纪》却列出了周之前杞国详细纪年与国君,准确与否,还须研究。
  2、《何氏本纪》所列自杞东楼公起的国君次序与历史考证有出入。《何氏本纪》说:“自东楼再受封于杞,传西楼公、题公、仁公、哲公、钦公、敬公、英公、献公、顷公、谋娶公、武公、靖公、共公、德公、桓公、平公、悼公、厘公、闵公、哀公、出公,以至简公,为楚所灭。”
  以上所列之杞国国君姓名、次序与据史学界的考证略有出入。
  据考证,杞国最早建国于今天的河南,是小国弱国,故屡遭攻击,在河南无法立足,被迫屡迁至山东滕县、新泰、昌乐、安丘等多个地方,因“夹”在齐国与鲁国之间,常被侵扰挨打,历史断断续续,自周代封东楼公始,国君20 位,但有的姓名与生平事迹难考。
  3、同是为了避难,佗逃到鲁国后已改姓“夏侯”,而在同时期“窜居江南庐江”的杞简公子“禹裔”并不改姓。公元前445 年楚灭杞。至杞简公时,杞国国都应该是在山东境内,故杞被楚灭后,佗就近逃到鲁国避难后改姓“夏侯”。而在同时期杞简公子“禹裔”“窜居江南庐江”。杞被楚灭,“禹裔”出逃是为了避楚,却又逃至楚国之地,此乃不解之一。叔叔佗逃到鲁国后改姓“夏侯”,侄儿“禹裔”“窜居江南庐江”却不改姓,此不解之二。
  4、秦始皇统一中国前根本没有“江南庐江河干”。庐江郡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从九江郡中分置设立的,庐江县名称更是在南朝梁天监末年始正式使用,而庐江县真正隶属“江南布政使司庐州府”是在清代顺治二年(1645 年)。庐江作为县名在南朝梁之前是没有的。既然没有一条江河叫庐江,简公子居于“江南庐江河干”就无从说起。秦始皇统一中国前也没有“庐江郡”和“庐江县”之名称,禹裔“窜居江南庐江”就更让人费解。
  5、按《何氏本纪》所载,贲偾是杞简公子的第七代,即简公子禹裔居于“江南庐江”224 年后才繁衍七代人,平均32 年一代,这在古代几乎是不可能的。
  6、大禹是传说中的中华民族治水英雄,在“禅让制”中曾荣登天子宝座,如此光彩照人的祖宗和由黄帝派生的姓氏,在封建社会是何等的荣耀,因久居“庐江河干”产生了感情,就轻易“舍弃”荣耀千古的“姒”姓,似乎理由还不够充分。再者,杞简公子其后的几代人都没有把上祖大禹的姒姓改为何姓,偏偏到了第七代贲偾“舍弃”上祖“姒”姓? 这恐怕还需要有力证据。
  7、唐代以来的姓氏典籍,在叙述何氏来源时对“姒改何”都未涉及。更令人困惑的是,“姒改何”世系中,有一部分竟与“韩改何”世系重叠!两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内在联系?或许它们本来就是两种不同的“何姓来源”?或许本是一种“何姓来源”,被后人弄错?
  综上所述,何允、何庶、何瑊、贲偾等,都被各地奉上“韩改何”或“姒改何”始祖祭坛,且个个都“有根有据”,“言之凿凿”。孰是孰非,一时难以定论。纵观当代世界何姓的始祖问题,客观上已经出现了“各奉始祖”的局面。当今各家观点互不相让。
  四、对何姓始祖问题的再认识
  从以上分析看,无论论争各派如何据谱力争,言之凿凿,谁是“中华何姓第一始祖”,谁又是“韩改何”受姓始祖?实际上仍无法盖棺定论。
  虽然“韩改何”的资料比较丰富,但因中国各地的何氏族谱对何姓源流及始祖记载不一,谁才是“韩改何”的受姓始祖,是何允、何瑊、何庶,还是另有其人?纷争没有停止,探讨仍须继续。
  但就“韩改何”受姓始祖而言,在探讨这个问题时,要解决两个关键性问题:一是“韩改何”在什么时间段?二是“韩改何”是一个瞬间,还是一个过程?
  今天大多数何姓人都认同“韩改何”,但在“韩改何”时间上有分歧。
  一种观点认为,“韩改何”是在秦末。以上罗列的种种史料和家谱内容,都表明“韩改何”是为了“避秦”,既是“避秦”,当然是在它没有灭亡之前。因此,把“韩改何”时间锁定在秦末比较合乎逻辑。我们知道,从秦灭韩到秦王朝灭亡(公元前206 年)中间有24 年时间,在二十多年时间里,要完成“韩改何”是有可能的,这个时间段里具备了“改姓”的基本条件:历史契机是秦始皇统一中国;直接动因是韩国第一个被灭,子孙分散各地;地理环境是江淮大地;语言环境是江淮人“韩何同音”。
  另一种观点认为“韩改何”是在汉初,即汉高祖诛韩信之后。我们认为,把“韩改何”时间锁定在汉初比较牵强。理由:一是韩信被害是在公元前196 年。韩信被杀并被“夷三族”是历史真实,但据史载,汉代“夷三族”的范围是“父、兄弟及妻子”,并未牵连到所有韩姓人,因此韩信“三族”之外的人没有必要改姓。二是韩信被害时,韩国已经灭亡34 年,秦王朝也灭亡10 年,韩国子孙“四处逃亡”也已经30 多年,此时已经是汉朝,韩姓人也都不在韩信“三族”之列,用不着改姓更名。如果按一些研究者的说法,何姓“第一个受姓命氏”者是韩非的次子何庶,那么,在韩非“客死于秦”和韩国灭亡后,何庶已经“逃亡”30 多年为什么不改姓,偏偏到汉代“韩信被害”后才改姓?三是历代典籍、家谱,无论是尊奉那一位先人为始祖,都一致认为“韩改何”是为了“避秦”,如果“韩改何”是在汉高祖诛韩信之后,应当是“避汉”了。
  无独有偶,我国西南地区部分《何氏族谱》则记载何姓乃姒姓所改,改姓时间是在秦灭六国之后的公元前221 年,得姓始祖是贲偾。这一说法把得姓的时间段也“锁定”在秦统一中国后,但“姒改何”认为,贲偾改“姒”为“何”只因祖上居“庐江河干”200多年之故,与上祖“大禹”、“楚灭杞”、“同族人改姓夏侯氏”和秦始皇灭六国没有半点关系。
  在探讨“韩改何”(或姒改何)时,人们还常常忽略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即“韩改何”(或姒改何)是一个瞬间,还是一个过程?这个问题与讨论谁是“韩改何”受姓始祖有很大关系。
  从历代典籍和家谱对何姓源流与始祖的记载来看,历代典籍认同的“韩音讹为何”,实际上就是“过程论”,也就是说,“韩改何”不是一朝一夕改成的,而是经过一个较长时间“音讹”和“确定”过程。而民间传说和部分何氏家谱记载的“韩改何”(或姒改何),大都持“瞬间论”。如“韩允”因手纹有“何”字改姓;“韩庶”因“奔窜”时“惊恐”改姓;“韩瑊”因“被秦兵诘问”而“改姓”;贲偾因钟情庐江河干而“舍姒为何”。如此说来,这几位“始祖”都是在“瞬间”改姓为何。这样来阐明“韩改何”(或姒改何)比较容易“证明”谁是“受姓始祖”,“何姓来源”也非常偶然、传奇,甚至也非常天意,颇具天命色彩。然而,正因为“瞬间论”带有浓重天命色彩,反而使其可信度降低。实际上,我们更愿意相信历代典籍认同的“韩音讹为何”,因为那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瞬间,相比之下,“过程论”更接近历史真实。
综上所述,要确定谁是“中华何姓第一始祖”和谁是“韩改何受姓始祖”还真是件难事。中华姓氏发展几千年,何姓在中华姓氏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又无法考其世系,故要找出“第一个命姓者”并非易事。再说,“韩改何”历史衍进了2000 多年,恐怕谁也无法证明2000 多年前是哪一位先人“第一个”率先“把韩姓改为何姓”。“韩改何”应该是一个“过程”而非一个“瞬间”。“韩音讹为何”关键在一个“讹”字。对于这个“讹”,可作两种解读,一是韩姓人的姓被“讹”,即古代江淮人浓重的地方“口音”先“讹韩为何”;二是可以解读为韩姓人自“讹”其姓,即既然当地人都把“韩”读为“何”了,干脆就“将错就错”吧。我国一些地区的何姓人也曾流传“何姓”是一个“将错就错”姓氏的说法。
  但是,从到江淮地区“安居乐业”到“被讹改姓”,既需要时间也需要得到认可,也就是说要得到当时部分韩姓人的认可(这当中也可能有人不愿意改的)。在这个过程中,第一个改韩为何者,可能是某一个人,也可能是某一个族群;可能是某一个韩姓旧贵族,也可能是某一个韩姓平民。如果断定第一个“韩改何”者一定是韩国韩姓王公贵族,恐怕有失偏颇。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大官可能改姓,平民也可能改姓,但具体是哪一个人“第一个”改姓何就说不清楚了。就“韩改何”而言,我们认为,“韩改何”是一个过程,所以一定要给2000 多年前的改姓何的人考出“某年某月某日某时某刻某人”是“第一个”很不现实。
  虽然理论上我们不好确定哪位先人是中华何姓始祖和“韩改何”受姓始祖,但不影响何姓人尊奉心中的“何姓始祖”。实际上,历代何姓人早已尊奉了多位“韩改何”或“姒改何”的始祖,上文提到的“何允、何庶、何瑊、贲偾”便是,但谁才是真正的何姓第一始祖和韩改何的受姓始祖,目前仍难以断定。家谱中错记误记者有之,对某人某事拔高或张冠李戴者有之,把神话传说当历史真实者也有之,但说某地何氏家谱全面刻意造假,恐怕有失公允。
中国人历来对家谱十分重视,地位堪重。基于家谱在族人中的“神圣”地位,在目前的条件下,一定要在“何姓始祖”问题上辩出个孰是孰非很难,因为每一个“何姓始祖”都有数以百万计的信众,而且已经尊奉了几百年了,要把哪一位“始祖”请下“神坛”都是困难的。我们不反对深入研讨谁是真正的何姓始祖,问题也可能是越辩越明,但这需要时间,也需要更多的史料。

2013 年6 月2 日
作者介绍:何焕强,现为世界何氏总会副秘书长、世界何氏网总编辑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东晋南朝潜县的何氏家族
下一篇:也说何氏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