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江何氏始祖地安徽庐江县的历史考证
发布时间:2017-04-18 20:35:29 发布人:何刘鑫
作者:庐江何氏根亲文化研究会 何成付 何小幼 何堂斌 评论: 0 浏览次数:次
本文就目前庐江何氏渊源研究所发现和掌握的史料进行客观的总结和考证,基本得出安徽庐江县是庐江何氏得姓地和始祖居住地。在没有重大的历史考古发现否定本文观点之前,世界何氏总会将现庐江县确定为庐江何氏发源地及人文始祖地是庐江何氏正确的选择。
一、庐江
庐江县地处皖中,西依大别山余脉,层峦迭嶂,绵延而南;北襟巢湖,东北部沃野平畴,中部丘陵起伏。其县境四界距长江最近的距离亦有百余里地,全县2352 平方公里的疆域上,无一处与“庐”和“江”两字有关联的山、水遗存。那么,“庐江县”的县名究竟由何而来呢?!
庐江,古水名。最早文字记载见《山海经•海内东经》:“庐江出三天子都,入江,彭泽西。一曰天子鄣。”然此“庐江”源出何处?流经何地?沿革至今为何水?数千年来,一说是今江西境内的乐安江,一说是今安徽皖南的青弋江,还有一说是源于庐山北麓之石门涧即古庐江。众说纷纭,难以确指。
按说,“事必法古,名地者必求于古;地而不古,失其地矣。”考证地名,“地近则易核,时近则迹真。”但令后人十分不解和遗憾的是,《山海经》为战国晚期、先秦著作,而距其年代最近的、东汉史学家班固所著《汉书•地理志》里,对其所载的“庐江”就有两个不同的注释:《汉书•地理志》庐江郡自注云:“庐江出陵阳东南,北入江。”又于丹阳郡宛陵县下自注云:“彭泽聚在西南。”汉陵阳县在今安徽太平县(现为黄山区)西北,宛陵县即今安徽宣城。今有青弋江,其东源出自黄山北麓,北流与西源舒溪相合,然后经宣城西境,至今芜湖市附近会水阳江入长江。
如此,则庐江当即今皖南青弋江,“三天子都”或“天子鄣”当指今日之黄山。晚清巨儒王先谦《汉书补著》,清地理学家吴卓信《汉书地理补正》、桐城文派魁首姚鼐《汉庐江九江二郡沿革考》俱从此说。
但是,同是一部《汉书•地理志》,陵阳县列属丹阳郡,其县下注文又引桑钦语称:“淮水(即今青弋江)出东南,北入大江。”桑钦与班固差不多为同时人,是一位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其著《水经》称“庐江出三天子都,北过彭泽县西北,入于江。”晋郭璞注《山海经》亦谓“彭泽,今彭蠡也,在寻阳彭泽县。”北魏郦道元作《水经•庐江水注》,把《山海经》所载庐江与庐山联系起来,以为“庐山之名,山水相依,互举殊称”,因谓庐山即古“三天子都”或“天子鄣”,而出于庐山北麓之石门涧即古庐江。
到了唐朝,文宗(826—836)年间,户部员外郎、庐州刺史卢潘作《庐江四辩》,专章对庐江作了考证,以为《山海经》之“三天子都”或“天子鄣”即黟县南率山及其以西浙岭,浙江出其阴,东南流入于海;庐江出其阳,西流汇入彭蠡;庐山乃因庐江而名。惟“今山在彭蠡之上,忘其所谓庐江者,时移,事古名与地名改故也”。明朝学者吴度曾亲往率山做实地调查,见有巨石刻“三天子都”四字,因作《三天子都考》,进一步肯定卢潘之说。并确认庐江即自率山发源,南下西流,经婺源、德兴、乐平诸县,至鄱阳县(今江西波阳县)西汇鄱阳湖之乐安江。此一说影响颇为深远。但历史地理学家们同时也指出“庐山乃因庐江而名”与史实不符。“庐”者,房屋也。《诗小雅•信南山》:“中田有庐。”指田中有屋。《荀子•礼论》:“齊衰,苴杖,居庐,席薪,枕槐,所以为至痛节也。”此指守墓的小屋,又叫“倚庐”。庐山,古称南障山。相传秦末儒生匡俗建“庐舍”于山巅,修道成仙后而得名。其说始见于东晋释慧远与周景武分别所撰《庐山记》。庐山之“庐”,以仙人匡俗之庐(舍)建于山而名庐山。如果说“庐山乃因庐江而名”,那庐江之“庐”应作何解呢?至于水出庐山北麓而名庐江,则更为荒谬了。因《三海经》成书于先秦,《庐山记》则出于东晋,庐江之名早庐山600 余年,何以水经其山而得名?!
当代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复旦大学教授魏嵩山,于上世纪50 年代经实地勘查、严谨考据,历时十余年撰《<山海经>庐江考》:“《山海经》庐江发源之‘三天子都’或‘天子鄣’,即今皖、赣两省边界率山,其江上游为今江西乐安江,下游则今波阳县西北穿过波阳湖至庐山东麓与赣江汇合,然后北流于湖口县西注入长江。……庐江、庐山本‘山水相依,互举殊称’。然其所取名为‘庐’,又自当别有原因。秦汉以前,此地为越族所居,‘庐’字或系越语,惟其义今已无法了解。”此说虽仍存争议,但基本上得到学术界的多数认可。
二、庐江郡与庐江县
古水庐江,时越数千年,其今为何地何水?亦如南宋洪迈《荣斋随笔》云:“郡县山川之古迹,朝代变更,陵谷推迁,盖已不可复识。”但有一点是所有历史地理学家们的共识,那就是古庐江位处长江以南。因以境内有庐江水而命名的“庐江郡”就置于长江中游南岸区域。
郡,古代行政区域名,历代沿革不同。史载:秦始皇统一中原,废分封,推行郡县制,全国设置36 郡。后相继打败匈奴、南越,收复两广,全国又调整增置48 个郡(约900 至1000 个县)。庐江郡就是于秦末,分九江郡江南西南地区置,以境内有庐江水为名。时庐江郡辖今江西全境和今安徽黄山、宣城及芜湖南部地区,郡治(首府)番县(今江西波阳县)。秦亡,楚汉相争(前206—前202 年),庐江郡属(楚)英布的九江国。
汉初,承秦旧制。高祖刘邦在整顿秦郡县制的基础上,实行郡县与分封并存的地方行政区划管理双轨制,全国设置郡和王国。高祖四年(前203),英布降汉。五年(前202),分庐江郡西南部增置豫章郡,并以九江(今合肥、滁州地)、衡山(今六安、安庆地)、庐江、豫章等四个郡为淮南(王)国,封英布为淮南王,都六(今六安市区北西汉故址)。后英布(前196)谋反被诛,汉高祖改封小儿子刘长为淮南王。汉文帝六年(前174),刘长阴谋反叛被杀,淮南国除。文帝十六年(前164)四月丙寅,置庐江(王)国,封亲子刘赐为庐江王。庐江(王)国都番阳(今江西波阳),领庐江、豫章2 个郡。立国12 年,景帝四年(前153),刘赐徙封济北,为衡山王。
汉景帝后元九年(前154),“吴楚七(王)国之乱”后,为防止事端,景帝将各王国任免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汉武帝元狩一年(前122),刘赐亦因反叛阴谋暴露自杀。武帝震惊,决定收回各王国所属支郡。又以削藩推恩、附益等措施,调整、缩小王国辖区。元狩二年(前121),并撤销江南庐江郡,在江北区以原衡山郡东部与九江郡南部地区并,组建新庐江郡。这时的庐江郡只是沿用原庐江郡旧名,境内已无庐江水了。
《汉书•地理志》载:“庐江郡领县十二:曰舒、曰居巢、曰龙舒……,郡治舒”。即西汉时庐江郡下辖12 个县,除雩娄(故城位于今河南固始县黎集附近)、寻阳(故址今属江西)外,其余10个县均在今安徽境内。他们分别是:襄安县(治今无为县襄安镇。王莽改为庐江亭)、临湖县(治今无为县百胜乡临湖圩下临壁村)、枞阳县(治今枞阳县城南下枞阳镇)、居巢县(治今巢湖市区东北)、皖县(治今潜山县梅城镇)、湖陵邑(治今太湖县东)、松兹县(治今宿松县柳溪乡。王莽改为诵善)、龙舒县(治今舒城县龙河口)、潜县(治今霍山县南岳乡上元街村)、舒县(治今庐江县城池乡城池村池埂。王莽改为昆乡),郡治设在舒县。东汉(25—220 年),一直沿西汉旧制。建武十三年(37),撤销六安(王)国,并入庐江郡,又先后撤销松兹、湖陵邑、枞阳县3 个县,并入皖县。时庐江郡在今安徽省境内设有10 个县(侯国)。他们分别是舒县、皖县、居巢候国、临湖候国、襄安县、龙舒候国、潜县、六安候国(治今六安市区北西汉故址)、安风候国(治今霍邱县邵岗乡许集村)、阳泉侯国(治今霍邱县临水镇)。其中,东汉末年,汉献帝建安四年(199 年),曹操迁庐江郡治至皖城(今潜山县梅城镇),改六县为六安县。建安十九年(214 年),吴拨皖城,庐江郡一分为二,吴庐江郡仍治舒(今庐江县城池埂、大城坂),魏庐江郡阳泉(今霍邱临水镇)。舒县,源于古舒国。春秋以前,对大别山以东的江淮地区氏族方国统称为舒。后为楚邑。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因邑建县,名舒,隶属庐江郡,兼郡治。西汉末,王莽篡位,改舒县为昆乡。(今庐江县境内的矾山,古名昆山。《宋史•地理志》载:“庐江县有昆山矾场。” )东汉建武元年(25)废昆乡,复置舒县,仍兼庐江郡治。其中,建安四年(199)曾移郡治皖县。建安十九年(214),庐江郡仍治舒县。
此后,历经三国、两晋、南北朝,战乱频繁,朝代更替,疆土区域变异,庐江郡时废时置,舒县亦时并时析。特别东晋亡,替而代之的是一些短暂的小朝廷,史称南北朝(420—589)。这些小朝廷动荡不安和奢侈腐败,地方行政管理混乱不堪,分州裂郡,虚增、滥设各级行政区划达到历史上最膨胀的程度。还有州、郡、县多处同名,郡、县侨置更是杂乱无章。
南朝•宋泰始二年(466)九月,庐江郡改属西豫州(治睢阳),今县境改设灊县(治今庐城镇南郊1 公里)。宋泰始七年(471),庐江郡改属南豫州(治历阳)。萧齐仍之,梁初亦仍之。
这里需要交代的是,安徽境内,故灊县位于今霍山县(上元街村),东晋孝武年间(373~396)为庐江郡治。南朝•宋,撤龙舒县并入舒县,改治今舒城县城关镇。因庐江郡治于灊县交通不便,一度迁址舒县。后又因舒城不便隐蔽,便将灊县迁往今庐江县境设置,兼庐江郡治。《路史》(南宋•罗泌著):“庐江南二里有灊城,即灊所迁居,今庐江之灊也。”
梁武帝天监年末(519),改灊县为庐江县(仍治今庐城镇南郊1 公里)。增置湘州,领庐江郡(均治庐江县),增析南、北始新县。郡、县同名,庐江县名始此。
太清二年(548)八月,侯景反寿阳南下,今县境于三年(549)入东魏,仍为庐江郡,改庐江县为灊县,改属合州(治汝阴,今合肥市)。武定八年(550)五月,今县境属北齐,初仍旧制,设灊县、南始新县、北始新县,属合州(治汝阴,今合肥市)庐江郡(治灊县)。天保三年(552),废湘州。陈太建五年(573)五月,伐北齐。复改灊县为庐江县。时庐江郡仅领庐江一个县,属合州(治汝阴)。太建十年(578)十二月乙亥,入北周,仍设庐江县。
在整个南北朝时期,舒县、灊县、庐江县,变更无常。直至大定元年(581)二月,隋代北周,于隋开皇三年(583),废庐江郡,以州统县,州名以境内原有庐江郡、庐江县的首字为名,改合州名庐州,复汝阴为合肥县(兼州治)。为保存旧名,正式改旧郡治舒县(灊县)为庐江县。至此,历史上安徽境内的“舒县”、“灊县” 消失,庐江县定名不变。(《安徽省志。建置沿革志》,方志出版社,1999 年版)
时庐江县疆域较大,东至长江,南至潜山,西至龙舒(今舒城县龙河口),北至鹊渚(今肥西县三河镇),凡数百里。后经两次大削疆,一是唐开元二十三年(735)析合肥、庐江地置舒城县;二是北宋熙宁三年(1070)析庐江、巢县地设无为县。这种疆域的态势在历史上保持较长时间,直至民国二十年(1931),县境总面积还为2524 平方公里。现代是庐江县疆域变动较大的时期,最大的变迁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由中国共产党所创建的边区县分裂县境。新中国成立后,疆界小有调整,即今日之庐江县疆域是也。
三、庐江县是庐江何氏成姓地点及始祖居住地的历史依据和意义
1,庐江县“盖因旧郡而名”
逝者如斯夫,千年岁月,弹指一挥间。古庐江水已成历史,然郡以江名,县以郡名,(《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十六:庐江县“盖因旧郡而名。”)延续至今。庐江县是古庐江郡的历史变迁的合法承接和代表,是历史的选择,是任何人也无法改变的!
2,庐江县是两汉时期是庐江郡的中心
1)古舒国都城和汉庐江郡郡治遗址--今庐江县陈埠乡城池村城池埂。
春秋以前,对大别山以东的江淮地区氏族方国统称为舒,夏、商、西周时期,今庐江县为古舒国地(都今庐江县柯坦镇城池村)。古舒国,据《春秋》记载,僖公三年(前657 年“徐人灭(取)舒”。废舒为邑后今庐江县属楚国。秦朝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 年)楚亡,舒邑(今庐江县)属九江郡(治寿春邑,今寿县城关镇)。
汉王十一年七月,九江郡属汉,今庐江县境内设舒县(治今柯坦镇城池村城池埂)。武帝元狩二年(前123 年)七月,撤销江南庐江郡,分衡山郡东部及九江郡南部地区组建江北庐江郡(治舒县,今庐江县柯坦镇城池村城池埂)。元封五年(前106 年)四月,庐江郡改属扬州刺史部。王莽篡汉,改舒县为昆乡。东汉复名舒县(仍治今庐江县柯坦镇城池村城池埂),属扬州庐江郡(治舒,今庐江县柯坦镇城池村城池埂)。东汉末年,汉献帝建安四年(199 年),曹操迁庐江郡治于皖城(今潜山县梅城镇),改六县为六安县。建安十九年(214 年),吴拨皖城,庐江郡一分为二,吴庐江郡仍治舒(今庐江县城池埂、大城坂),魏庐江郡阳泉(今霍邱临水镇)。从西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3年)到东汉建安二十五年(220)的三百四十多年的时间内,庐江郡郡治设在舒县(今庐江县柯坦镇城池村城池埂),只在东汉后期短暂几年迁皖城。
安徽文物考古专家最近几年开展了对古舒国都城和汉庐江郡郡治遗址--今庐江县柯坦镇城池村城池埂的考古发掘工作,发现了城池埂千年古城遗址,古城整体不失古城原貌。古城南有座“白兔山”,山下居住着一个庞大的周氏家族(三国名将周瑜的出生地)。古城遗址的发现,引起了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省、市、县文物专家三次亲临古城取样调查,进行考古研究,目前还在进一步的考古发掘中。
2)今庐江县是两汉时期是庐江郡的中心,这一点从庐江遍地都是汉墓的说法及最近几年庐江大建设随处挖到的汉墓也是最给力的例证(大家网上百度一下“庐江汉墓”便知)。
如庐江城东暖汤岗汉墓群,今泉水口包括庐江高级职业中学等一片丘岗上。初步查明,纵横200米内有古墓14 座,封土墩高大完整,直径约20 米,高4 米。文化大革命后期,原庐江师范学校因扩建校舍,挖毁校门前和东侧3 座墓。墓为37×18×7 花纹砖砌成,出土陶罐等随葬品。省专家根据墓砖和出土器皿,鉴定为东汉时期人口较集中的庐江郡治所在地的古墓群。1987 年被庐江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瑊公墓就位于暖汤岗汉墓群区域附近。
再如,2009 年11 月15 日,中央电视台科技频道《科技之光》栏目播放了关于庐江县的《汉墓的秘密》节目,该片详细讲述了庐江县2006 年在县经济开发区发现的一座古墓,节目播放了汉墓的发掘现场、墓葬出土的文物、人们的种种猜疑以及专家的推断等内容。并借助文献资料和当今的科技解答了人们的疑问。该墓出土的印章也印证了此墓是汉尉之墓。
还有,庐江汤池白云禅寺西南300 米的燕窝地里有一座古墓,传说是汉留侯张良的衣冠冢。据康熙《庐江县志》载:“张良扶汉灭楚功成后,于汉十一年(前196 年)来白云山二鼓峰白云洞隐居。
除踏山采药,炼丹修行外,还悉心整理、编次汉初各类传世兵书。”张良在白云庵曾留下令人回味的诗句:“白云山上任逍遥,胜似朝中爵禄高,闲向窗前补旧衲,闷来岭上采灵苗。齐王枉有功劳大,触犯龙颜命不饶,非是微臣情太薄,恐遭韩候拿下梢。”北宋王安石,于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贬谪舒州通判,曾游白云山二鼓峰,赋诗一首赞曰:“汉业存亡俯仰中,留候于此每从容。固陵始议韩彭地,复道方图雍齿封。” 1976 年,果树公社在白云山开茶地时,于张良墓址前掘出一块布满苔藓的石碑,上刻四言诗全文,字迹模糊,剥落下可全辨:“辅佐炎刘,嘉谋嘉猷。圯桥授受,进履情投,除暴灭秦,为韩报仇。此地亡楚,帷幄运筹。功成身退,纵至人游。住茅避谷,白云山头。布衣素食,乐以忘忧,世代相续,万世无休!”张良衣冠冢占地约5 平方米,墓冢几为平地。2000 年之初,由九华山观音峰住持兼白云禅寺住持、人称“讨饭和尚”释宏成法师和白云禅寺监院释开慧,募化重修张良墓。
3,庐江何氏郡望最早出现在西汉
西汉高帝刘邦之胞弟刘交之玄孙,著名文学家、左都水使者、光禄大夫刘向于公元前二十三年,应同朝的大司空、汜乡侯何武之邀,主修何氏第一部《何氏家传》,其《庐江何氏家乘序》:何氏自庐江始,祖庙设,家乘作,亦自庐江始。
邯郸丛台公园内,珍藏着1973 年出土的唐代何弘敬墓志(国家一级文物)。据“唐故魏博节度使检校太尉兼中书令赠太师庐江何公墓志铭” 记载的何(弘敬)家的发家史:何家的始祖是汉代的比干,二代祖何嘉曾为庐江郡长史,因此何家以庐江为郡望。九代祖何妥“文德辉赫,冠绝当时”,任过隋朝国子祭酒。六代祖何令思“忠勇迈世,武艺绝伦”,率领部曲800 人到达魏州一带,“功名震曜,代济其美”,从这个时候起何家在这里安下了家。何弘敬的曾祖叫何俊,祖父叫何默,何家真正发达还是在何弘敬的父亲何进滔任魏博节度使之后……。
编修于清咸丰年间的浙江《东阳何氏宗谱》的《历代迁居世纪》卷说:“平阳侯果三世孙嘉,元帝景宁中为扬州法曹、迁长史,因仕就居庐水贵里石塘。此为庐江受郡之始祖。”
正史《汉书》和《后汉书》记载的两汉时期庐江何氏名人就达十多人,其中何嘉任庐江长史,何武曾任庐江刺史(后为汉大司空)。瑊公谱、允公大同谱记载的两汉时期庐江郡何氏名人更是百人以上。由此可见两汉时期庐江何氏之兴旺,这也奠定了三国、两晋及南北朝庐江何氏的鼎盛!
庐江县,是两汉时期(三百多年时间)庐江郡郡治所在,是当时庐江郡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在西汉时期何家就以庐江为郡望,今庐江县的名称盖因旧郡而名,是历史的选择,因此现庐江县是庐江郡何氏的最合法的历史和人文继承。
4,何氏家谱记载的何氏始祖居住地
无论是允公、庶公、还是姒改何谱,其改姓的地点均发生在汉庐江郡所含的江淮地区,这一点是统一的并和官方的文献记载一致。其中瑊公谱、姒改何谱及贵州尊义何氏源流(允公谱)三个谱一致明确了改姓的具体地点---现庐江城东地区。
现瑊公墓是根据东汉十世祖何颙《浈阳水木记》的记载、宋代名臣李光的诗等史料,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台湾、菲律宾等地的宗亲在安徽省地方志办公室及庐江县有关部门的帮助下,经过十多年的查访而得出的结论。即瑊祖居住地为现庐江县城以东的冶父山、白湖地区,庐江县白湖镇陶冲村“叶岗”就是“望淮岗”,“何家大坟园”就是“何坟岗”。
从姒改何后代的迁徙和回归也可以得出同样的始祖居住地明确的答案:姒改何始祖的祖上在庐江河(即巢湖)居住已历240 多年,第四代禧公从庐江河徙汝南;第六代比干公公元前73 年自汝阴(安徽阜阳)徙扶风平陵(陕西西安兴平县);第十一代敞公于公元92 年免官退归,由扶风平陵徙家庐江冶父山,并于公元97 年刻瘗“何氏历代源流碑”于治父山;第49 代继祀公复于公元991年建祠冶父,自号菊友,泛舟白湖(庐江县东北有冶父山、巢湖,东有黄陂湖、白湖),掘得敞公刻瘗“何氏历代源流碑”。
贵州尊义何氏源流(允公谱)也明确指出了始祖的居住地庐江郡东乡津:秦始皇二十九年(公元前218 年),韩相国平之子张良为韩报仇,雇力士于博浪沙刺杀秦始皇未遂,秦始皇疑六国皇室贵族所为,派人四处侦灭,适韩王安次子允,偕夫人张氏,子隆,孙骘,曾孙信等匿居庐江郡东乡津,以撑船为业。秦探登舟查问姓氏,韩允指“河”姓,讹韩为何得以脱险,遂一家改姓何氏,从庐江郡迁扶风郡北隐居,何姓遂由此而来。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 年)亚仲公信复迁庐江郡治舒县定居,复姓韩不到十年,时逢韩王姓,淮阴侯韩信北汉王刘邦怀疑谋反先后被戮,有仇家借此生由陷害亚仲公韩信,信长子瑊,次子庶,为避父仇又遁迹庐江郡(今安徽)西部山区,遇吕后侦探诘问姓氏,兄弟又分别指以何姓,讹韩为何脱险。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 年)尊允为何氏受姓始祖,正式改名何瑊、何庶,从此不复姓韩,定居庐江郡舒(今安徽庐江县)。
5,在始祖地安徽庐江县建设庐江何氏根亲文化园的意义
天下何氏,根在庐江,庐江县是庐江何氏始祖成姓及发祥地,是世界何氏共同的精神家园。因此,今庐江何氏子孙将庐江何氏根亲园建成世界何氏共同的精神文化家园,何氏子孙祭拜祖先的圣地,团结、包容和凝聚华夏何氏的中心,何氏子孙优秀儿女叶落归根的安息地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何氏丰功伟业!
一、庐江
庐江县地处皖中,西依大别山余脉,层峦迭嶂,绵延而南;北襟巢湖,东北部沃野平畴,中部丘陵起伏。其县境四界距长江最近的距离亦有百余里地,全县2352 平方公里的疆域上,无一处与“庐”和“江”两字有关联的山、水遗存。那么,“庐江县”的县名究竟由何而来呢?!
庐江,古水名。最早文字记载见《山海经•海内东经》:“庐江出三天子都,入江,彭泽西。一曰天子鄣。”然此“庐江”源出何处?流经何地?沿革至今为何水?数千年来,一说是今江西境内的乐安江,一说是今安徽皖南的青弋江,还有一说是源于庐山北麓之石门涧即古庐江。众说纷纭,难以确指。
按说,“事必法古,名地者必求于古;地而不古,失其地矣。”考证地名,“地近则易核,时近则迹真。”但令后人十分不解和遗憾的是,《山海经》为战国晚期、先秦著作,而距其年代最近的、东汉史学家班固所著《汉书•地理志》里,对其所载的“庐江”就有两个不同的注释:《汉书•地理志》庐江郡自注云:“庐江出陵阳东南,北入江。”又于丹阳郡宛陵县下自注云:“彭泽聚在西南。”汉陵阳县在今安徽太平县(现为黄山区)西北,宛陵县即今安徽宣城。今有青弋江,其东源出自黄山北麓,北流与西源舒溪相合,然后经宣城西境,至今芜湖市附近会水阳江入长江。
如此,则庐江当即今皖南青弋江,“三天子都”或“天子鄣”当指今日之黄山。晚清巨儒王先谦《汉书补著》,清地理学家吴卓信《汉书地理补正》、桐城文派魁首姚鼐《汉庐江九江二郡沿革考》俱从此说。
但是,同是一部《汉书•地理志》,陵阳县列属丹阳郡,其县下注文又引桑钦语称:“淮水(即今青弋江)出东南,北入大江。”桑钦与班固差不多为同时人,是一位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其著《水经》称“庐江出三天子都,北过彭泽县西北,入于江。”晋郭璞注《山海经》亦谓“彭泽,今彭蠡也,在寻阳彭泽县。”北魏郦道元作《水经•庐江水注》,把《山海经》所载庐江与庐山联系起来,以为“庐山之名,山水相依,互举殊称”,因谓庐山即古“三天子都”或“天子鄣”,而出于庐山北麓之石门涧即古庐江。
到了唐朝,文宗(826—836)年间,户部员外郎、庐州刺史卢潘作《庐江四辩》,专章对庐江作了考证,以为《山海经》之“三天子都”或“天子鄣”即黟县南率山及其以西浙岭,浙江出其阴,东南流入于海;庐江出其阳,西流汇入彭蠡;庐山乃因庐江而名。惟“今山在彭蠡之上,忘其所谓庐江者,时移,事古名与地名改故也”。明朝学者吴度曾亲往率山做实地调查,见有巨石刻“三天子都”四字,因作《三天子都考》,进一步肯定卢潘之说。并确认庐江即自率山发源,南下西流,经婺源、德兴、乐平诸县,至鄱阳县(今江西波阳县)西汇鄱阳湖之乐安江。此一说影响颇为深远。但历史地理学家们同时也指出“庐山乃因庐江而名”与史实不符。“庐”者,房屋也。《诗小雅•信南山》:“中田有庐。”指田中有屋。《荀子•礼论》:“齊衰,苴杖,居庐,席薪,枕槐,所以为至痛节也。”此指守墓的小屋,又叫“倚庐”。庐山,古称南障山。相传秦末儒生匡俗建“庐舍”于山巅,修道成仙后而得名。其说始见于东晋释慧远与周景武分别所撰《庐山记》。庐山之“庐”,以仙人匡俗之庐(舍)建于山而名庐山。如果说“庐山乃因庐江而名”,那庐江之“庐”应作何解呢?至于水出庐山北麓而名庐江,则更为荒谬了。因《三海经》成书于先秦,《庐山记》则出于东晋,庐江之名早庐山600 余年,何以水经其山而得名?!
当代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复旦大学教授魏嵩山,于上世纪50 年代经实地勘查、严谨考据,历时十余年撰《<山海经>庐江考》:“《山海经》庐江发源之‘三天子都’或‘天子鄣’,即今皖、赣两省边界率山,其江上游为今江西乐安江,下游则今波阳县西北穿过波阳湖至庐山东麓与赣江汇合,然后北流于湖口县西注入长江。……庐江、庐山本‘山水相依,互举殊称’。然其所取名为‘庐’,又自当别有原因。秦汉以前,此地为越族所居,‘庐’字或系越语,惟其义今已无法了解。”此说虽仍存争议,但基本上得到学术界的多数认可。
二、庐江郡与庐江县
古水庐江,时越数千年,其今为何地何水?亦如南宋洪迈《荣斋随笔》云:“郡县山川之古迹,朝代变更,陵谷推迁,盖已不可复识。”但有一点是所有历史地理学家们的共识,那就是古庐江位处长江以南。因以境内有庐江水而命名的“庐江郡”就置于长江中游南岸区域。
郡,古代行政区域名,历代沿革不同。史载:秦始皇统一中原,废分封,推行郡县制,全国设置36 郡。后相继打败匈奴、南越,收复两广,全国又调整增置48 个郡(约900 至1000 个县)。庐江郡就是于秦末,分九江郡江南西南地区置,以境内有庐江水为名。时庐江郡辖今江西全境和今安徽黄山、宣城及芜湖南部地区,郡治(首府)番县(今江西波阳县)。秦亡,楚汉相争(前206—前202 年),庐江郡属(楚)英布的九江国。
汉初,承秦旧制。高祖刘邦在整顿秦郡县制的基础上,实行郡县与分封并存的地方行政区划管理双轨制,全国设置郡和王国。高祖四年(前203),英布降汉。五年(前202),分庐江郡西南部增置豫章郡,并以九江(今合肥、滁州地)、衡山(今六安、安庆地)、庐江、豫章等四个郡为淮南(王)国,封英布为淮南王,都六(今六安市区北西汉故址)。后英布(前196)谋反被诛,汉高祖改封小儿子刘长为淮南王。汉文帝六年(前174),刘长阴谋反叛被杀,淮南国除。文帝十六年(前164)四月丙寅,置庐江(王)国,封亲子刘赐为庐江王。庐江(王)国都番阳(今江西波阳),领庐江、豫章2 个郡。立国12 年,景帝四年(前153),刘赐徙封济北,为衡山王。
汉景帝后元九年(前154),“吴楚七(王)国之乱”后,为防止事端,景帝将各王国任免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汉武帝元狩一年(前122),刘赐亦因反叛阴谋暴露自杀。武帝震惊,决定收回各王国所属支郡。又以削藩推恩、附益等措施,调整、缩小王国辖区。元狩二年(前121),并撤销江南庐江郡,在江北区以原衡山郡东部与九江郡南部地区并,组建新庐江郡。这时的庐江郡只是沿用原庐江郡旧名,境内已无庐江水了。
《汉书•地理志》载:“庐江郡领县十二:曰舒、曰居巢、曰龙舒……,郡治舒”。即西汉时庐江郡下辖12 个县,除雩娄(故城位于今河南固始县黎集附近)、寻阳(故址今属江西)外,其余10个县均在今安徽境内。他们分别是:襄安县(治今无为县襄安镇。王莽改为庐江亭)、临湖县(治今无为县百胜乡临湖圩下临壁村)、枞阳县(治今枞阳县城南下枞阳镇)、居巢县(治今巢湖市区东北)、皖县(治今潜山县梅城镇)、湖陵邑(治今太湖县东)、松兹县(治今宿松县柳溪乡。王莽改为诵善)、龙舒县(治今舒城县龙河口)、潜县(治今霍山县南岳乡上元街村)、舒县(治今庐江县城池乡城池村池埂。王莽改为昆乡),郡治设在舒县。东汉(25—220 年),一直沿西汉旧制。建武十三年(37),撤销六安(王)国,并入庐江郡,又先后撤销松兹、湖陵邑、枞阳县3 个县,并入皖县。时庐江郡在今安徽省境内设有10 个县(侯国)。他们分别是舒县、皖县、居巢候国、临湖候国、襄安县、龙舒候国、潜县、六安候国(治今六安市区北西汉故址)、安风候国(治今霍邱县邵岗乡许集村)、阳泉侯国(治今霍邱县临水镇)。其中,东汉末年,汉献帝建安四年(199 年),曹操迁庐江郡治至皖城(今潜山县梅城镇),改六县为六安县。建安十九年(214 年),吴拨皖城,庐江郡一分为二,吴庐江郡仍治舒(今庐江县城池埂、大城坂),魏庐江郡阳泉(今霍邱临水镇)。舒县,源于古舒国。春秋以前,对大别山以东的江淮地区氏族方国统称为舒。后为楚邑。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因邑建县,名舒,隶属庐江郡,兼郡治。西汉末,王莽篡位,改舒县为昆乡。(今庐江县境内的矾山,古名昆山。《宋史•地理志》载:“庐江县有昆山矾场。” )东汉建武元年(25)废昆乡,复置舒县,仍兼庐江郡治。其中,建安四年(199)曾移郡治皖县。建安十九年(214),庐江郡仍治舒县。
此后,历经三国、两晋、南北朝,战乱频繁,朝代更替,疆土区域变异,庐江郡时废时置,舒县亦时并时析。特别东晋亡,替而代之的是一些短暂的小朝廷,史称南北朝(420—589)。这些小朝廷动荡不安和奢侈腐败,地方行政管理混乱不堪,分州裂郡,虚增、滥设各级行政区划达到历史上最膨胀的程度。还有州、郡、县多处同名,郡、县侨置更是杂乱无章。
南朝•宋泰始二年(466)九月,庐江郡改属西豫州(治睢阳),今县境改设灊县(治今庐城镇南郊1 公里)。宋泰始七年(471),庐江郡改属南豫州(治历阳)。萧齐仍之,梁初亦仍之。
这里需要交代的是,安徽境内,故灊县位于今霍山县(上元街村),东晋孝武年间(373~396)为庐江郡治。南朝•宋,撤龙舒县并入舒县,改治今舒城县城关镇。因庐江郡治于灊县交通不便,一度迁址舒县。后又因舒城不便隐蔽,便将灊县迁往今庐江县境设置,兼庐江郡治。《路史》(南宋•罗泌著):“庐江南二里有灊城,即灊所迁居,今庐江之灊也。”
梁武帝天监年末(519),改灊县为庐江县(仍治今庐城镇南郊1 公里)。增置湘州,领庐江郡(均治庐江县),增析南、北始新县。郡、县同名,庐江县名始此。
太清二年(548)八月,侯景反寿阳南下,今县境于三年(549)入东魏,仍为庐江郡,改庐江县为灊县,改属合州(治汝阴,今合肥市)。武定八年(550)五月,今县境属北齐,初仍旧制,设灊县、南始新县、北始新县,属合州(治汝阴,今合肥市)庐江郡(治灊县)。天保三年(552),废湘州。陈太建五年(573)五月,伐北齐。复改灊县为庐江县。时庐江郡仅领庐江一个县,属合州(治汝阴)。太建十年(578)十二月乙亥,入北周,仍设庐江县。
在整个南北朝时期,舒县、灊县、庐江县,变更无常。直至大定元年(581)二月,隋代北周,于隋开皇三年(583),废庐江郡,以州统县,州名以境内原有庐江郡、庐江县的首字为名,改合州名庐州,复汝阴为合肥县(兼州治)。为保存旧名,正式改旧郡治舒县(灊县)为庐江县。至此,历史上安徽境内的“舒县”、“灊县” 消失,庐江县定名不变。(《安徽省志。建置沿革志》,方志出版社,1999 年版)
时庐江县疆域较大,东至长江,南至潜山,西至龙舒(今舒城县龙河口),北至鹊渚(今肥西县三河镇),凡数百里。后经两次大削疆,一是唐开元二十三年(735)析合肥、庐江地置舒城县;二是北宋熙宁三年(1070)析庐江、巢县地设无为县。这种疆域的态势在历史上保持较长时间,直至民国二十年(1931),县境总面积还为2524 平方公里。现代是庐江县疆域变动较大的时期,最大的变迁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由中国共产党所创建的边区县分裂县境。新中国成立后,疆界小有调整,即今日之庐江县疆域是也。
三、庐江县是庐江何氏成姓地点及始祖居住地的历史依据和意义
1,庐江县“盖因旧郡而名”
逝者如斯夫,千年岁月,弹指一挥间。古庐江水已成历史,然郡以江名,县以郡名,(《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十六:庐江县“盖因旧郡而名。”)延续至今。庐江县是古庐江郡的历史变迁的合法承接和代表,是历史的选择,是任何人也无法改变的!
2,庐江县是两汉时期是庐江郡的中心
1)古舒国都城和汉庐江郡郡治遗址--今庐江县陈埠乡城池村城池埂。
春秋以前,对大别山以东的江淮地区氏族方国统称为舒,夏、商、西周时期,今庐江县为古舒国地(都今庐江县柯坦镇城池村)。古舒国,据《春秋》记载,僖公三年(前657 年“徐人灭(取)舒”。废舒为邑后今庐江县属楚国。秦朝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 年)楚亡,舒邑(今庐江县)属九江郡(治寿春邑,今寿县城关镇)。
汉王十一年七月,九江郡属汉,今庐江县境内设舒县(治今柯坦镇城池村城池埂)。武帝元狩二年(前123 年)七月,撤销江南庐江郡,分衡山郡东部及九江郡南部地区组建江北庐江郡(治舒县,今庐江县柯坦镇城池村城池埂)。元封五年(前106 年)四月,庐江郡改属扬州刺史部。王莽篡汉,改舒县为昆乡。东汉复名舒县(仍治今庐江县柯坦镇城池村城池埂),属扬州庐江郡(治舒,今庐江县柯坦镇城池村城池埂)。东汉末年,汉献帝建安四年(199 年),曹操迁庐江郡治于皖城(今潜山县梅城镇),改六县为六安县。建安十九年(214 年),吴拨皖城,庐江郡一分为二,吴庐江郡仍治舒(今庐江县城池埂、大城坂),魏庐江郡阳泉(今霍邱临水镇)。从西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3年)到东汉建安二十五年(220)的三百四十多年的时间内,庐江郡郡治设在舒县(今庐江县柯坦镇城池村城池埂),只在东汉后期短暂几年迁皖城。
安徽文物考古专家最近几年开展了对古舒国都城和汉庐江郡郡治遗址--今庐江县柯坦镇城池村城池埂的考古发掘工作,发现了城池埂千年古城遗址,古城整体不失古城原貌。古城南有座“白兔山”,山下居住着一个庞大的周氏家族(三国名将周瑜的出生地)。古城遗址的发现,引起了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省、市、县文物专家三次亲临古城取样调查,进行考古研究,目前还在进一步的考古发掘中。
2)今庐江县是两汉时期是庐江郡的中心,这一点从庐江遍地都是汉墓的说法及最近几年庐江大建设随处挖到的汉墓也是最给力的例证(大家网上百度一下“庐江汉墓”便知)。
如庐江城东暖汤岗汉墓群,今泉水口包括庐江高级职业中学等一片丘岗上。初步查明,纵横200米内有古墓14 座,封土墩高大完整,直径约20 米,高4 米。文化大革命后期,原庐江师范学校因扩建校舍,挖毁校门前和东侧3 座墓。墓为37×18×7 花纹砖砌成,出土陶罐等随葬品。省专家根据墓砖和出土器皿,鉴定为东汉时期人口较集中的庐江郡治所在地的古墓群。1987 年被庐江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瑊公墓就位于暖汤岗汉墓群区域附近。
再如,2009 年11 月15 日,中央电视台科技频道《科技之光》栏目播放了关于庐江县的《汉墓的秘密》节目,该片详细讲述了庐江县2006 年在县经济开发区发现的一座古墓,节目播放了汉墓的发掘现场、墓葬出土的文物、人们的种种猜疑以及专家的推断等内容。并借助文献资料和当今的科技解答了人们的疑问。该墓出土的印章也印证了此墓是汉尉之墓。
还有,庐江汤池白云禅寺西南300 米的燕窝地里有一座古墓,传说是汉留侯张良的衣冠冢。据康熙《庐江县志》载:“张良扶汉灭楚功成后,于汉十一年(前196 年)来白云山二鼓峰白云洞隐居。
除踏山采药,炼丹修行外,还悉心整理、编次汉初各类传世兵书。”张良在白云庵曾留下令人回味的诗句:“白云山上任逍遥,胜似朝中爵禄高,闲向窗前补旧衲,闷来岭上采灵苗。齐王枉有功劳大,触犯龙颜命不饶,非是微臣情太薄,恐遭韩候拿下梢。”北宋王安石,于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贬谪舒州通判,曾游白云山二鼓峰,赋诗一首赞曰:“汉业存亡俯仰中,留候于此每从容。固陵始议韩彭地,复道方图雍齿封。” 1976 年,果树公社在白云山开茶地时,于张良墓址前掘出一块布满苔藓的石碑,上刻四言诗全文,字迹模糊,剥落下可全辨:“辅佐炎刘,嘉谋嘉猷。圯桥授受,进履情投,除暴灭秦,为韩报仇。此地亡楚,帷幄运筹。功成身退,纵至人游。住茅避谷,白云山头。布衣素食,乐以忘忧,世代相续,万世无休!”张良衣冠冢占地约5 平方米,墓冢几为平地。2000 年之初,由九华山观音峰住持兼白云禅寺住持、人称“讨饭和尚”释宏成法师和白云禅寺监院释开慧,募化重修张良墓。
3,庐江何氏郡望最早出现在西汉
西汉高帝刘邦之胞弟刘交之玄孙,著名文学家、左都水使者、光禄大夫刘向于公元前二十三年,应同朝的大司空、汜乡侯何武之邀,主修何氏第一部《何氏家传》,其《庐江何氏家乘序》:何氏自庐江始,祖庙设,家乘作,亦自庐江始。
邯郸丛台公园内,珍藏着1973 年出土的唐代何弘敬墓志(国家一级文物)。据“唐故魏博节度使检校太尉兼中书令赠太师庐江何公墓志铭” 记载的何(弘敬)家的发家史:何家的始祖是汉代的比干,二代祖何嘉曾为庐江郡长史,因此何家以庐江为郡望。九代祖何妥“文德辉赫,冠绝当时”,任过隋朝国子祭酒。六代祖何令思“忠勇迈世,武艺绝伦”,率领部曲800 人到达魏州一带,“功名震曜,代济其美”,从这个时候起何家在这里安下了家。何弘敬的曾祖叫何俊,祖父叫何默,何家真正发达还是在何弘敬的父亲何进滔任魏博节度使之后……。
编修于清咸丰年间的浙江《东阳何氏宗谱》的《历代迁居世纪》卷说:“平阳侯果三世孙嘉,元帝景宁中为扬州法曹、迁长史,因仕就居庐水贵里石塘。此为庐江受郡之始祖。”
正史《汉书》和《后汉书》记载的两汉时期庐江何氏名人就达十多人,其中何嘉任庐江长史,何武曾任庐江刺史(后为汉大司空)。瑊公谱、允公大同谱记载的两汉时期庐江郡何氏名人更是百人以上。由此可见两汉时期庐江何氏之兴旺,这也奠定了三国、两晋及南北朝庐江何氏的鼎盛!
庐江县,是两汉时期(三百多年时间)庐江郡郡治所在,是当时庐江郡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在西汉时期何家就以庐江为郡望,今庐江县的名称盖因旧郡而名,是历史的选择,因此现庐江县是庐江郡何氏的最合法的历史和人文继承。
4,何氏家谱记载的何氏始祖居住地
无论是允公、庶公、还是姒改何谱,其改姓的地点均发生在汉庐江郡所含的江淮地区,这一点是统一的并和官方的文献记载一致。其中瑊公谱、姒改何谱及贵州尊义何氏源流(允公谱)三个谱一致明确了改姓的具体地点---现庐江城东地区。
现瑊公墓是根据东汉十世祖何颙《浈阳水木记》的记载、宋代名臣李光的诗等史料,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台湾、菲律宾等地的宗亲在安徽省地方志办公室及庐江县有关部门的帮助下,经过十多年的查访而得出的结论。即瑊祖居住地为现庐江县城以东的冶父山、白湖地区,庐江县白湖镇陶冲村“叶岗”就是“望淮岗”,“何家大坟园”就是“何坟岗”。
从姒改何后代的迁徙和回归也可以得出同样的始祖居住地明确的答案:姒改何始祖的祖上在庐江河(即巢湖)居住已历240 多年,第四代禧公从庐江河徙汝南;第六代比干公公元前73 年自汝阴(安徽阜阳)徙扶风平陵(陕西西安兴平县);第十一代敞公于公元92 年免官退归,由扶风平陵徙家庐江冶父山,并于公元97 年刻瘗“何氏历代源流碑”于治父山;第49 代继祀公复于公元991年建祠冶父,自号菊友,泛舟白湖(庐江县东北有冶父山、巢湖,东有黄陂湖、白湖),掘得敞公刻瘗“何氏历代源流碑”。
贵州尊义何氏源流(允公谱)也明确指出了始祖的居住地庐江郡东乡津:秦始皇二十九年(公元前218 年),韩相国平之子张良为韩报仇,雇力士于博浪沙刺杀秦始皇未遂,秦始皇疑六国皇室贵族所为,派人四处侦灭,适韩王安次子允,偕夫人张氏,子隆,孙骘,曾孙信等匿居庐江郡东乡津,以撑船为业。秦探登舟查问姓氏,韩允指“河”姓,讹韩为何得以脱险,遂一家改姓何氏,从庐江郡迁扶风郡北隐居,何姓遂由此而来。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 年)亚仲公信复迁庐江郡治舒县定居,复姓韩不到十年,时逢韩王姓,淮阴侯韩信北汉王刘邦怀疑谋反先后被戮,有仇家借此生由陷害亚仲公韩信,信长子瑊,次子庶,为避父仇又遁迹庐江郡(今安徽)西部山区,遇吕后侦探诘问姓氏,兄弟又分别指以何姓,讹韩为何脱险。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 年)尊允为何氏受姓始祖,正式改名何瑊、何庶,从此不复姓韩,定居庐江郡舒(今安徽庐江县)。
5,在始祖地安徽庐江县建设庐江何氏根亲文化园的意义
天下何氏,根在庐江,庐江县是庐江何氏始祖成姓及发祥地,是世界何氏共同的精神家园。因此,今庐江何氏子孙将庐江何氏根亲园建成世界何氏共同的精神文化家园,何氏子孙祭拜祖先的圣地,团结、包容和凝聚华夏何氏的中心,何氏子孙优秀儿女叶落归根的安息地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何氏丰功伟业!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从“庐江堂”说起
下一篇:捏造“何瑊太始祖”,祸害无穷,天地不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