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何氏宗谱 > 源流 > 正文
何允始祖改姓问题的推想
发布时间:2023-10-02 20:49:07      发布人:何刘鑫      作者:何光训      评论: 0     浏览次数:

何韩虽为一家,然始祖之说,改姓之因,也是众说纷纭、五花八门、各执一词。本文试图探索何允始祖改姓的原因,以期以后的族谱有个相对合理的记载,不到之处,恭请方家批评指正。

        观我何氏,多云何姓源于韩姓,其源于韩姓的最早史籍记载,出于东汉《三辅决录》。唐朝林宝的《元和姓纂》,宋代郑樵的《通志·氏族略》,以及《广韵》、《氏族大全》、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明代的《万姓通谙》、《氏族博考》、《姓觿》,清代的《四库全书》(明朝凌迪知撰的《万姓统谱》(又称《古今万姓统谱》)、明朝陈士元的《万姓总谱》和清朝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氏族典卷诸姓部》),直至近人岑仲勉、孙望的《元和姓纂》四校记,无不记载“何氏为韩氏”,何韩为一家。
       何韩虽为一家,然始祖之说,改姓之因,也是众说纷纭、五花八门、各执一词。本文试图探索何允始祖改姓的原因,以期以后的族谱有个相对合理的记载,不到之处,恭请方家批评指正。
        一、与始祖有关的资料谱序
        1、关于把何允作为何氏始祖,目前已知最完整的谱序是南宋探花,浙江文人何梦桂的《何氏宗谱序》,其序如下:
        何氏祖於韩,韩晋出也;唐叔虞之嫡胤,周武王之裔绪也。周本后稷,稷本黄帝公孙氏,其所由来远矣!叔虞与成王同母弟,成王即位,虽曰:剪桐戏封以有土於唐,然兄为天子,为之弟者,纵不得食采於唐。独无分土乎?再世而燮父,为晋侯,亦惟王命故也。桓叔封於曲沃。为晋谋则不臧,所以开韩侯三晋之业者,其在是欤!十一世而不幸遭虎狼之秦蚕食六国,韩灭,固力不竞,安王子允,易姓遁身,实为千万世子孙与亡绝续之会,千钧一缕亦危矣哉。夷考厥后,在西汉,则何并守颖川。哀帝朝在东都,何敞守汝南。章和间,曹魏则宴候关内。文帝朝江左则充录尚书,成帝时曾、瑶父子继仕,西晋或进爵太宰,或庇职司徙,瑶让之父子,武帝时为大司马长史,济美刘宋,或位列台辅。宋文时为司空,或抗志,自高让之孙何胤也。虽人品高下不可以一概律,然其簪绂蝉联,冠盖相望,汗青册篇,代不乏人。自汉末迨晋齐,椒房之贵,昭映三朝,原其谱系,虽不皆出於一派,然史传所录,大抵出於庐江、扶风、陈留、南阳,皆安王子允之子孙,散处四海而绵诸历代者也。本派自东晋吏部侍郎,相土肇基。永嘉元年,上下盖千载於此矣。独恨的公以下,本派谱缺,犹幸徽宗人谱中,的公以下有孚伍陆三世,其生娶行实寿葬历历详明,惟茂公以上兄弟不为备载,使人掩卷欷歔,感慨不能已。然有失谱而必无绝人,克念厥祖,谅有别传。夫以一人之身,上承祖宗、下开后嗣者,悉系於此其事,顾不重欤!由今视昔,则前日之祖宗,今日之一身也。由今视后,则今日之一身,前日之祖宗也。以一人之身,分而为千百万人;人见其千百万人,不见其为一人之身也。故兄弟而为比邻者有之矣;二世、三世而为路人者有之矣;四世、五世而为仇者有之矣。又安知百世千万世上下其间?不过一人之身也,后子孙读吾谱,省其私,或有似吾前所云者,可以恻然动心而返其初矣。
         至元九年岁次壬申(公元一二七二年)正月上浣之吉
         牧亭侯三十五代孙前宋承议郎监察御史 何梦桂斋沐百拜谨序
         何允或韩允,史书中没有任何记载,但在上文的序中,何梦桂直接地把何允作为韩王安的儿子了。然何梦桂此论也不是空穴来风、面壁虚造的,应该是来源于最早的史书记载或家谱记载。
        2、新发现的与始祖相关的记载及《何氏家传》
         (1)、与始祖问题相关的记载,今天能找到的最早记载是载记于《后汉书》卷四十三注。其《何氏家传》:“*(云并)**[六世]*祖父比干,字少卿,经明行修,兼通法律。为汝阴县狱吏决曹掾,平活数千人。后为丹阳都尉,狱无冤囚,淮汝号曰‘何公’。”
          (2)、《魏书》二十一 王卫二刘傅传《庐江何氏家传》曰:明帝时,有谯人胡康,年十五,以异才见送,又陈损益,求试剧县。诏特引见。众论翕然,号为神童。诏付秘书,使博览典籍。帝以问秘书丞何祯:「康才何如?」祯答曰:「康虽有才,性质不端,必有负败。」。
           (3)、浙江桐卢县高畈《桐江义门何氏宗谱》,《何氏家传》:允,韩安王之嫡子也,桓惠王之正孙也,唐叔虞之三十(三)世孙也。名允,字子信,幼封陈留侯,此何之始祖也。
           (4)、《隋书·经籍志》记载有三卷本的《何氏家传》,遗矢
        3、直接与始祖有关的书籍和族谱记载
           (1)、崧镇《何氏谱序》(西晋司隶校尉崔林287年撰)云:“勅旨俾臣权修谱事,臣观在廷群臣,所进先世名贤事迹,独何氏家传其先本姬姓,唐叔虞之嫡胤,周武王之裔绪,实王室之贵胄也。至九世孙万以子爵封韩原,因以韩为姓,谥曰:武,是为韩武子。下至景侯虔,受王命为诸侯,十一世孙,安王为秦所灭,嫡子允,变姓逃难,以其初生有纹在手曰:何,因以为姓焉。”【按:西晋武帝太康六年(公元285年),尚书侍郎、先安吉县令何文纵,侍中何劭将编成的《何氏家传》奉《敕》投进了朝廷秘阁。】
            (2)、《何氏宗谱序》(大唐朝奉大夫行秘书正事汪行忠697年撰)说:“何氏原本姬姓,唐叔虞之后,成王同母弟实武王之嫡,胤周室之贵胄也。至九世孙万以子爵封韩原,遂以韩为姓。下至景侯虔,受王命为韩侯,又十一世为强秦所并,除其国而置颍川郡。有安王之子允,遁身以避秦难,因改其姓为姓焉。”【按:唐贞观六年(632),太宗李世民《敕》《旨》以郡地修《氏族志》,武周通天元年(696)《敕》修《姓氏录》,都延用西晋朝官定之《何氏宗谱》,何允都尊为何氏始祖。】
            (3)、《何氏谱序》(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张拭)载:“何氏惓惓谱牒之氏也,庐江周成王弟,唐叔虞裔孙,韩王安为秦所灭,嫡子允改姓以韩为何,遂为何氏,历传千百年矣!”
            (4)、《何氏宗谱》(至元九年岁次壬申(1272)年正月,前宋监察御史何梦桂作)《序》曰:“何氏祖于韩,韩晋出也;唐叔虞之嫡胤,周武王之裔绪也。周本后稷,稷本姬轩辕黄帝公孙氏,由来远矣!十一世韩王安不幸遭秦灭,因力不竞,安王子允易姓遁身,实为千万世子孙与亡绝续之会,千钧一缕亦危矣。……”
            (5)、《何氏宗谱》(宋祥兴戊寅(1278)年十二月,浙富春横槎),礼部侍郎李元馨所撰《序》载:“迨安王子允遭虎狼之秦,因力不竞,易韩为何,遁身颖川;于是子孙散处江湖,遂为何氏。”
            (6)、《何氏宗谱》(元朝至元二十五年(1288)首修,2011年辛卯续修富春)载:崔司空进奏谱序曰:“允公为避秦灭韩之难,遁身颖川,以其初生有纹在手,曰“何”,因以“何”为姓”。
             (7)、《桐江高畈义门何氏宗谱》(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何德正、何德明首修,1948年何万钟十七修)载:“按《谱,初母元妃赵氏过陈,流水上见二白龙交会入水,惊感有妊,日月即满,生子允,左手有纹曰:“何”,命太史相之,曰“吉,厥为别族。”此乃韩易何姓之义。
              (8)、《潜山何氏宗谱》(明崇祯十年(1637)首修,清乾隆五十九年(1792)二修)何家法撰《序》载:“盖自韩王安国灭于秦,张良乘范增劝项梁立楚时,乃劝梁立安王长子“成”为韩王,又被项羽灭之。次子允惧韩不血食,窜迹江淮,以其初生手有“何”字纹,遂易韩为何,天下后世之“何”“皆自此始”。
              (9)、《姓氏考略》云:何氏为周成王同母弟唐叔虞后世十二世孙食采于韩,秦灭韩,子孙散居江淮间,改姓为何。邓名世(生活于北宋末南宋初,字元亚,代表作《古今姓氏书辩正》)曰:何出自姬,食采于韩,郭恕先虢,郭、韩、何载笔通用,氏族博考,与韩愈送何坚序,皆曰何与韩同姓为近。吾何既祖韩而祧周,而受姓自允公始,允公固百世不祧之祖也,宗人于此可以识其渊源所自矣。按韩王安在位九年,国灭于秦,而韩亡,项王立安子横阳君成为韩王,从张良计也,继而为羽所灭,成之弟允,惧祸及,遁迹闾巷,易姓为何,何之受姓,自此始也。【按:清代陈廷炜编撰,出版社为六安晁氏,线装,出版时间为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
              (10)、《安徽潜山县谱首姓纪通鉴》载:韩允是韩王安的第二个儿子,是项羽杀了他哥哥韩成后,韩允避难民间才发现“手纹”有“何”字,但当时不敢改姓,传到韩信才改姓何。【按:通鉴云:韩王安有二子:长曰成、次曰允,秦灭六国后,张良乘范增劝项梁立楚后时,乃劝梁立韩公子横阳君成为韩王。至汉元年项羽灭成,允公虑祸及,隐匿民间,因手有字纹“何”,悟音近韩,遂改姓为何,后世居庐江,故以为郡省邑志载。周皖国,汉后屡改庐江郡,宋乃改安庆府,至后,改潜改怀元,析怀为潜。我何氏先人发祥於皖,遂成郡望。】
                (11)、《何氏族谱》(某地)载,何允约生于公元前257年,其子孙历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直至隋、唐。又载,秦于公元前230年灭韩时,韩国之君王安有二子,长曰成,次曰允。“韩被秦灭……韩王安之次子允易姓何而遁身”。
                (12)、《安徽省宿松县何姓受姓源流考》载:韩允是韩瑊、韩庶祖上,韩瑊、韩庶是韩允的四世孙韩信儿子。【按:《安徽省宿松县何姓受姓源流考》:何姓原出于韩,与周同姓姬氏。其后,苗裔事晋,得封于韩原,曰韩武子,是为韩氏。万生赇伯,赇伯生定伯,定伯生舆,舆生献子厥,盖武子后三世有韩厥,从封姓为韩氏。晋作六卿,而韩厥在一卿之位,号为献子。献子生宣子,宣子生贞子,贞子生简子,简子生庄子,庄子生康子,康子生武子,武子生景子,与赵、魏俱列为诸侯,是为景侯。景侯生列侯,列侯生文侯,文侯生哀侯,哀侯生懿侯,懿侯生昭侯,昭侯生宣惠侯,始称王。宣惠王生襄王,襄王生釐王,釐王生桓惠王,桓惠王生王安,在位五年,生二子:长曰成,次曰允,为秦所灭。 允以秦始皇十二年,避乱民间,生二子:隆、冉。隆从父隐匿民间,生一子骘,骘每叹家贫,有奋然自立之志,不幸早逝,生一子信。信以汉惠帝四年庚戌年举孝廉,吕后八年,诛诸吕,有功封县令。文帝时,升授车骑都尉,后升为河东太守。妣王氏女,封都夫人,生二子:长曰瑊,次曰庶,因避父仇,逐迹庐江,故以庐江名郡。祖避难时,托身舟楫之间,逢吏登舟诘公姓,戏指河水以答之,复曰:姓氏必人,岂从水乎? 庶奔窜时,遇有盘诘,则仓惶惊答。缘韩、何音近,讹韩为何,遂以何为姓。是指河为姓,庶讹韩为何,虽因避乱而随意答之,然其同认为何者,实同出于韩,此受姓之源流也。 】
               (13)、《贵州遵义何氏族谱》载:秦始皇十九年(公元前228年),秦王政杀韩王安。二十九年(公元218年),韩相国平之子张良为韩报仇,雇力士于博浪沙刺杀秦始皇未遂,始皇疑六国皇室贵族所为,派人四处侦灭,适韩王安次子允,偕夫人张氏,子隆,孙骘,曾孙信等匿居庐江郡东乡津,以撑船为业。秦探登舟查问姓氏,韩允指“河”姓,讹韩为何得以脱险,遂一家改姓何氏,从庐江郡迁扶风郡北隐居,何姓遂由此而来。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亚仲公信复迁庐江郡治舒县定居,复姓韩不到十年,时逢韩王姓,淮阴侯韩信被汉王刘邦怀疑谋反,先后被戮,有仇家借此生由陷害亚种公韩信,信长子瑊,次子庶为避父仇又遁迹庐江郡(今安徽)西部山区,遇吕后侦探诘问姓氏,兄弟又分别指以何姓,讹韩为何脱险。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尊允为何氏受姓始祖,正式改名何瑊、何庶,从此不复姓韩,定居庐江郡治舒(今安徽庐江县)。传至何全皞共30世。
               (14)、《历代迁居世纪》说:“汉景帝朝,允公七世孙,果为汉武帝左中郎。”何允得姓后其子孙五代均居于颍川郡,到第八代何比干任汝阴狱吏,迁居汝阴(今安徽阜阳),但仍有子孙居于颍川。
               (15)、《庐江郡何氏大同宗谱》(何毓琪等纂修于民国十年)二十六卷26册载:秦汉之际的何允为受姓一世始祖;允本韩公子,为避祸,易姓为何。第九世何武为西汉庐江刺史,何氏遂著迹于庐江;第十七世幽州刺史何桢由任城迁居沅,子孙遂以庐江为宗。【按:《庐江郡何氏大同宗谱》谱序云:“吾族自允公受姓,至汉武公为庐江刺史迁大司空封汜乡侯,子孙遂家于潜,以庐江为郡望。今潜山县有魏廷尉公桢、晋尚书公叔度,及三高公各先垄,封职累累,祀事弗辍,实为中国诸何所共祖。盖自允公十七传至桢公,自桢公至于今,殆六十世矣,潜山旧谱系统,固自秩然,郡国迁徙,亦历历可考也。”《庐江郡何氏大同宗谱》载:自唐叔虞裔孙韩王安之次子允,子孙因避秦乱,乃易姓为何。并记载韩允(何允)为何氏始祖(一世受姓始祖),西汉庐江刺史何武为始迁祖,从何武起,子孙遂家于潜,以庐江为郡望。到了晋代有何桢,为幽州刺史,由任城迁居潜山。】
             (16)、江西瑞昌《“九井堂”何氏谱》载:《通鉴》云:韩王安有二子:长曰成、次曰允。韩王安九年亥末(公元前230),韩为秦所灭。秦灭六国后,张良乘范增劝项梁立楚后时,乃劝梁立韩公子横阳君成为韩王。至汉元年项羽灭成。秦王政二十一年乙亥(公元前226)韩王安被秦杀后,秦始皇十二年辛卯(公元前210)允公隐逸于江淮之间,因手有何字纹,悟音近韩,改韩为何姓。成为何氏始祖。后世居庐江,故以为郡省邑志载,周皖国,汉后屡改庐江郡,宋乃改安庆府,至后,改潜改怀元,析怀为潜。我何氏先人发祥於皖,遂成郡望。
             (17)、华中科技大学何存兴教授《何氏源流考》载:韩王安之子韩允为避秦难,逃往江湖,因手有何纹,遂变姓为何,即为何允。自此以后,何氏家族繁衍迁徙,分布全国各地。
            结合上述新旧资料,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史载的《何氏家传》共三卷,应成书于三国之后至北齐之前。因《魏书》成书于北齐,所载的《何氏家传》中收录有何桢的事迹,说明《何氏家传》成书于何桢之后、北齐之前;《隋书》成书于唐贞观年间,其中收录《何氏家传》为文献,《后汉书》的注者是唐代李贤(武则天次子)。这说明《何氏家传》在北齐与唐代均存于世(约公元550—680年),流传时间超过了一百多年,并且当时的族谱应该与此一致,这可能是《何氏家传》没有继续传下来的原因;《何氏家传》与西晋时崧镇《何氏宗谱序》、唐代《大唐汪秘书进撰何氏宗谱序》相符,即何允为始祖在西晋、隋、唐时都是确定的,因此一直延续下来,被各地族谱以不同的文字表述载记【按:西晋,隋唐官修族谱已成定规,历经黄金时代和总结时代。尤其在西晋修谱,重血缘,正姓氏,别婚姻,明贵贱。(西晋武帝太康六年(公元285年),尚书侍郎、先安吉县令何文纵,侍中何劭将编成的《何氏家传》奉《敕》投进了朝廷秘阁。司空司隶校尉崔琳收阅后,分别于太康六、七、八年三次上奏晋武帝。并奉《敕》藩续《何氏家传》,特为《何氏家传》作《序》。)何文纵,何劭两远祖所奉《敕》编修并投进秘阁之《何氏家传》,朝廷不可能不校不考便轻易定论!可见,韩允易何是受姓始祖说,源自西晋,历经东晋、南北朝“宋、陈、齐、梁”、隋、唐,翻绎校勘无所差讹。】
          至于《何氏家传》:“*(云并)**[六世]*祖父比干,字少卿,经明行修,兼通法律。”与《历代迁居世纪》中“何允得姓后其子孙五代均居于颍川郡,到第八代何比干任汝阴狱吏,迁居汝阴(今安徽阜阳),但仍有子孙居于颍川”及《庐江郡何氏大同宗谱》所记不合,我想应该是《何氏家传》中以何骘公为一世祖造成的。因为何允公的改姓在当时还是家族中的秘密,不能对外公开。到了南宋,何梦桂应该是见过残存于世或记载于其他书籍(族谱)中的《何氏家传》,通过自己的研究或抄录,就自然而然地延续始祖是何允的谱序结论(其他后世的各地族谱也是如此,虽各记不一,但大致一样)。那么作为韩国王室公子的韩允公,为什么要改为何氏呢?并且秦末以前还没有何姓呀。
          二、史料分析及改姓为何的原因
         关于何允公的改姓问题,我们还是要回到战国及秦汉时期风起云涌的政治、军事斗争中去。
        《史记·秦始皇本纪》、《史记·韩世家》等记载,韩王安即韩桓惠王之子,公元前238年即位,在位9年。韩王安即位时,韩国形势危如累卵,处于灭亡边缘。公元前231年韩王安献出南阳(今河南境太行山南、黄河以北地区),同年九月,秦王任命韩国降将内史腾为南阳守。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秦国派内史腾率师十万南下渡过黄河攻韩,几无抵抗,韩王安成了俘虏。秦遂以韩地建置颍川郡,郡治设于阳翟(今河南禹州),韩国正式灭亡。韩国灭亡后,秦国将韩王安及子孙虏至咸阳,后远迁(子孙留下),软禁于陈县(今河南淮阳),并给予宽厚的待遇。韩国贵族(韩氏为主的)被迁徙到下邑(今安徽砀山)或扶风。据《睡虎地秦墓竹简·编年纪》【注:1975年11月,湖北孝感云梦县睡虎地发现一座秦墓。经考证,墓主人名叫“喜”,生前曾担任过秦朝的令吏,主管一县律法,相当于现代的法院院长。此次考古共出土竹简1100余枚。】记载:“十七年,攻韩……廿年,韩王居□(此为残缺字)山。廿一年,韩王死。”【按:韩王安最有可能葬于今襄阳北面的团山】秦王政廿一年即公元前226年。由此可见,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6年,秦国没有诛杀韩王安,而是将他囚禁在陈县,还给予宽厚待遇。秦国这种做法,一方面是以此怀柔韩国遗民,一方面也是对其他五国君王示以姿态,以减少抵抗阻力。四年后发生了一件大事,让秦始皇改变了主意,遂杀了韩王安。
           那么四年后发生的大事是什么呢?原来是韩国旧贵族曾在新郑秘密准备“复国行动”,后于公元前226年举行了“起义”。从秦始皇对韩王安的“仁慈”看,秦始皇并没有下令剿灭所有韩国贵族和韩姓人。正因为如此,韩国旧贵族才有了喘息和举事的机会。秦王政廿一年(公元前226年)韩国旧贵族在故都新郑(今河南新郑)发动大规模的反秦“起义”,秦国出兵镇压,“起义”失败。为防止韩国复活,秦国遂将韩王安处死。
          这里的旧贵族应该是指非韩氏的主要人物,也许是张良的父辈(张平)一代,张家屡世相韩,忠心为国,打着韩安的旗号而欲复国,后来导致韩安的身首异处。当然受到更大毁灭性打击的还是张氏族人,这为以后张良雇力士于博浪沙刺杀秦始皇(公元前218年)埋下伏笔,史书载是为韩国报仇,其实真正的原因应该是为张氏家族报仇。
          其他五国非秦地,藏匿民间不可能(因战争,你子孙都藏起来,那么别人还会卖力吗?还有内史腾是知道韩室内幕的,他会同意吗?),人人自危的乱世,五国也不敢收留。那么真正的韩王安的子孙去了哪里呢?本人认为应该是陕西扶风,扶风隔秦朝的都城咸阳不远,当秦国将韩王安虏至咸阳,后软禁于陈县(今河南淮阳)时,他的子孙是不能与他生活在一起的,其子孙表面是奉秦王之命迁居扶风,其实是作为人质。当你韩氏家族的主要子孙在我的手中和身边时,你一个孤家寡人的亡国之君还能做出怎样惊天动地的大事呢?
          因此,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6年,韩成、韩允等就被指定在扶风的湋河旁边居住。【按:湋河,漆水河支流。又名湋水,古称沮水,俗称后河。在陕西省中部偏北。源出凤翔县北部。西南流折南流。经凤翔县、岐山县 、扶风县,至武功县的武功镇入干流。全长152公里,流域面积 2306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0.79亿立方米。上游多山,中下游河谷宽阔,两岸为平原。干流河道建上有东风水库。主要支流有祝家河等。】韩居湋河,是不是有“韩俱为何”的谐音呢?韩氏后来因此易韩为何,这就是韩改何的真正源头,只是当时是个秘密而不敢对外公开。【请有识之士帮助进一步考证。】
           “何”字最古老的时候,它并不是一个姓氏。它不像姬、姜、妫、姚等古姓那样,一开始就是一个姓。这在很多姓氏书中都有记录。根据《说文解字》记述,“何”字本来为一个象形字。甲骨文画出来像一个面朝左边的人,肩上扛着一支长戈,迈步前进的样子。金文与甲骨文大致相同,小篆变为从人、可声的形声字,隶变后楷书写作“何”字。所以,“何”字最先是人与戈的结合体。
 

        『說文解字』卷八】【人部】何。儋也。从人可聲。胡歌切〖注〗臣鉉等曰:儋何,即負何也。借爲誰何之何。今俗别作擔荷,非是。『說文解字注』(何) 儋也。何俗作荷。猶佗之俗作駝。儋之俗作擔也。商頌。百祿是何。何天之休。何天之龍。傳曰。何、任也。箋云。謂擔負。周易。何天之衢。虞翻曰。何、當也。何校滅耳。王肅云。何、荷擔也。又詩。何戈與祋。何蓑何笠。傳皆云。揭也。揭者、舉也。戈祋手舉之。蓑笠身舉之。皆擔義之引伸也。凡經典作荷者皆後人所竄改。一曰誰也。誰何孰三字皆問。从人。可聲。今音擔何則胡可切。餘義胡歌切。古音平上不甚分也。十七部。按今義何者、辭也。問也。今義行而古義廢矣。亦借爲呵。

        『說文解字』:(允) 信也。釋詁、毛傳皆曰。允、信也。
          由上概括,关于“何允”的字面意思:就是说一个肩扛一支长戈作为劳动工具,非常虔诚,讲信誉地去参加劳动或开荒种地的人。因此,我们不难想象,为了磨炼坚强的意志力,允公就扛着劳动工具去参加劳动,以显示忠诚信用,他的这一行为是自发而被允许的,其就由一位王族公子摇身一变而成为一个普通的劳动者。【附说一下: “何”字在先秦诸子百家的文学作品及历史典籍中,没有一个意象及解释是与姓有关的,最多以“名”的形式出现。殷商甲骨文“五族戍”之一的“何族”,“何”是歌者,管巫术、祭祀的,也参与战事。“肩扛长戈”,除了指乐器,也指武器,后来演化成劳动工具。】
         随着安王的被害,允公等悲痛欲绝,不敢公开反对。安亡同时也是一个警示,再有异动就株连九族,在这种危情下,诸王孙就只能忍辱负重、苟且偷生地为家族计,默默地延续着家族的血脉。所以,从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及后来的史实看,秦国没有全面剿杀韩王子孙和韩姓人。
          行文至此,本文是把韩成,韩允直接当安王的儿子来立论,原因是后来项梁是把他当横阳君来立为韩王的。考春秋战国时诸侯王的儿子,一般都称为世子或公子,后来又有称为君的,如“战国四公子”(魏国信陵君魏无忌、楚国春申君黄歇、齐国孟尝君田文、赵国平原君赵胜),所谓的君,就是德才兼备之人,(有的)是未来储君的人选,相当于后来妇孺皆知的太子。那么韩成被称为横阳君,可以肯定他就是安王的儿子。至于韩允,虽《史记》等历史书籍没有任何记载,但作为韩王安的儿子也是合情合理的,历史上那么多王孙子弟,不可能都一一记录。《史记·卷九十三 韩信卢绾列传第三十三》载:“韩王信者,故韩襄王孽孙也,长八尺五寸。及项梁之立楚后怀王也,燕、齐、赵、魏皆已前王,唯韩无有后,故立韩诸公子横阳君成为韩王,欲以抚定韩故地。项梁败死定陶,成奔怀王。沛公引兵击阳城,使张良以韩司徒降下韩故地,得信,以为韩将,将其兵从沛公入武关。”在这里,韩王信(桓惠王的堂兄弟,韩王安的堂叔叔,韩成的堂叔祖)是韩襄王的亲孙子,为什么不直接立为韩王,反而要立韩王成。原因是燕国、齐国、赵国、魏国都早已自己立下了国王【按:有载记如燕国灭后,王室成员全被诛杀,不知《史记》的记载绝对正确与否?还是另外立的别姓为燕王。】,只有韩没有立下后嗣,所以才立了韩国诸公子中的横阳君韩成为韩王,想以此来占据平定原韩国的土地,这样才名正言顺。当然,这里还有几层意思:一是燕国、齐国、赵国、魏国的原国王都在,顺势再当国王(也有可能是故国人民另立的王);二是这些国王都立有合法继承人,他们家人是团聚在一起的,这些继承人当国王;三是“唯韩无有后”句可直接解释为只有韩没有立下后嗣。后嗣就是继承人,韩国为什么没有立下,因为韩王安被杀了,如何立呀。还有这个地方的断句可能有问题,即“燕、齐、赵、魏皆已前王,唯韩无有后,故立韩诸公子横阳君成为韩王”,应该这样断:燕、齐、赵、魏皆已前王,唯韩无有。后,故立韩诸公子横阳君成为韩王。意思是燕国、齐国、赵国、魏国都有自己的原来被秦国灭了的国王继续为王,只有韩没有。后来,才立韩国诸公子中的横阳君韩成为韩王。韩为什么没有,因为国王在公元前226年被处死了。安虽然不在了,但他的儿子些还在呀,所以要立,也要立他的儿子,并且这个儿子贤,曾经就被当太子来培养,就是嫡系的合法继承人。【另载:秦朝末年,汉高祖刘邦占据沛县起义时,韩成在去投靠项梁的途中,遇到张良,他们便一起去投靠项梁。后来,五世相韩的张良,请求项梁立一位韩国宗室后裔,令韩国复国,选韩成为王。都阳翟。前208年,陈胜败于章邯,为遭车夫刺杀而死。项梁听从范增的建议立楚怀王的孙子熊心为楚王:这时齐、赵、燕、魏、楚均已复国。张良趁此机会,谋复韩国,遂入白项梁道:"公已立楚后,足副民望,现在齐赵燕魏,俱已复国,独韩尚无主,将来必有人拥立,公何不求立韩后,使他感德;名虽为韩,实仍属楚,免得被人占了先着,与我为敌呢。"语有分寸。项梁道:"韩国尚有嫡派否?"良答道:"韩公子成,曾受封横阳君,现尚无恙,且有贤声,可立为韩王,为楚声援,不致他变。"梁依了良议,遂使良往寻韩公子成。良一寻便着,返报项梁。梁因命良为韩司徒,使他往奉韩成,西略韩地。】
         从公元前230 年到前221年,秦国用了近9年的时间统一了全国,设置了36郡,后增至48郡。在今天的长江至巢湖之间,就曾经有个“江胡郡”。(旧谱载允公流落江胡应该指此。)可惜秦国是个短命王朝(公元前221年统一,公元前207年亡国),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的大泽乡起义以及公元前208年项羽、刘邦的反秦义军风起云涌的时候,秦朝的主要重点任务是如何调兵遣将来消灭起义军,这时就放松了对韩氏子孙的监控。在张良的努力下,终于找到了韩王安的嫡系子孙,并设法离开了扶风(20多年的顺化,成、允等应该是秦朝普通百姓,统治者也许根本不重视监管了),于是张良乘范增劝项梁立楚后时,乃劝梁立韩公子横阳君成为韩王。(《史记·留侯世家》载:及沛公之薛,见项梁。项梁立楚怀王。良乃说项梁曰:“君已立楚后,而韩诸公子横阳君成贤,可立为王,益树党。”项梁使良求韩成,立以为韩王。以良为韩申徒,与韩王将千余人西略韩地,得数城,秦辄复取之,往来为游兵颍川。)后来项梁、项羽为了笼络六国后人助其反秦,就立韩成为王,由是诸子孙少数就回归韩国旧地复国,其中允也自然随着回归。但兄弟待遇自然不同于子孙待遇,肯定不会和他一起留在都城新郑一带,必定给了一块封地或为将一方。秦国灭亡后,楚汉之争,韩王成因张良助刘邦而得罪项羽,被项羽以没有军功之罪名所杀(后立郑昌为韩王,用来拒汉)。当父亲被害时,韩允就战战兢兢续命,这时的大哥被杀,肯定又感到惶恐和害怕,必然要带着家眷逃离韩国。他选择的逃离路线首先考虑有没有足够的时间?有没有驾驭马车的道路?深思熟虑后,向南或东南逃跑条件充分一些,因为河南新郑或其他封地到江淮(安徽)一带先以平原为主,便利于偷偷逃跑,后来进入山区,危险系数变小,可择地而居,也可观变而行。至此就有入舒县、隐匿民间、流落江胡或笼统的说成逃难江淮之说了。到这里,族谱上所说的虑祸,就是虑项羽的祸及而不是秦祸了。
         逃到江淮后,韩允毕竟是避难,不是扬名彰彰移住,必须考虑自己的家庭背景,防止仇家追杀,有些前期准备工作必须是要做好的。(他是王子,不是庸人,是受过教育的,难道会等到仇家到来时再去应付,只有蠢人才能这样做、这样想。什么渡河遇到人问姓氏,指河为姓,纯粹是无稽之谈,庸人自扰,做戏误人而已。)那么他的前期准备怎么做呢?首先是要改姓氏,改姓氏为什么用“何”字,我想与他曾经生活的湋河有关,或者与曾经韩国的国民(奴隶)“韩姓何氏”有关。【按:此观点见另文《何姓的真正来源》】以“河”或以“何”,都有喻指长远之意,但“何”更隐含“人丁兴旺、人口众多、东山再起”之意,再考虑“何族”的姓源演变规模,为此初步定“何”为姓了。
         韩允是韩国人氏,处在陕西、山西、大部分在河南的地域,他来到江淮,因此地有“韩姓何氏”一家亲的姓源认同,虽不会说江淮口音,但在与乡人交往的过程中,别人就会把韩音误解成本地方言音“何”或姓氏“何”,【按:商周延续的“何族”,后成为韩国的主要国民(奴隶),虽没有姓,但一直以“何”为“名”(氏)或“族”的形式存在,最终演变成“韩姓何氏”这一新的姓氏基础,江淮一带有最早迁徙或从韩国分流的“何族”后裔,虽“何”还不是正式的姓,但早就有姓(氏)的民间存在,某些“何族”后裔,自称是“何姓”,这已经成为普遍性共识。】,韩允听成何允,或韩允就是何允(贱化身份姓氏,与奴隶姓“同流合污”,隐身保命),这种可能是有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韩允潜意识的认可、后裔秉持的传承及后来姓氏谱牒专家的采用,就造成了音变之说。
         江淮之地非祖籍,流落在外的游子,总是惦念着故乡的亲情。在楚汉争霸的期间,他必须安静地避难在隐秘的地方,不露声色的苟且偷生,待机而动。项羽战败时间是公元前202年,接着刘邦建立汉朝刘氏皇权政权,韩国没有与刘氏结怨,自然不会惩治韩国后裔,此时距公元前230年韩国灭亡已经过去近28年,何允公在外颠沛流离也近28年,健在的话也是花甲老人了,回归故里的心更加迫切。虽然可以带领子孙回归新郑,但是韩国已是物是人非,被刘姓或为刘氏打江山的人所占据【按:韩王信一支为主】,没有可以立足之地,同时又怕过早暴露身份,招惹是非。于是风餐露宿,历经千辛万苦,就直接来到质居过的地方-----扶风湋河边,这里毕竟生活过22年呀,也算是半个故乡,虽距离故乡新郑较远(约700公里),但这里还有很多族人,可以安居乐业,可以繁衍生息。远徙的经历,有意的改或误会的何姓,这岂不是我族延续的开始吗?这样,韩居湋河真正成了“韩俱为何”,韩允公就直接改韩为何了。
         关于韩改何,首倡改何者应该是韩允公,但韩允何允共用,韩隆何隆共用,到骘公时,直接就单用何骘了,因此早期的《何氏家传》就以骘公为一世祖,类推比干祖就成六世了。骘公后来的直系就为何氏,扶风就成为何氏最早的繁源地,并且是允祖以下七代祖人的殁葬地,扶风郡成为何氏七大郡望之一。
         允公回到扶风改姓,后人骘公曾叹庭门衰落,愧对先祖,自幼奋然自立,秉家传书风,光耀门庭,有意功名。由是四世祖何信公凭借自己的实力,逐渐把家庭带入贵族行列,延续下了我赫赫何族。
       三、其他族谱载记情况简评述
       通过上文的论述,可观何允公生活在乱世,改韩为何,理由是相对充分的,他是为了躲避仇家,延续家族繁衍而改姓。至于有说何氏改姓是源于何信公,那么何信公生活在汉朝盛世,基本是和平年代,他有必要改韩为何吗?如果要改,他只会改何为韩,恢复韩姓,再说他有必要再改回去吗?他还不如改为姬姓呢,这是他原始姓氏,不是更伟大更光荣吗?因此,何信改韩姓,是没有必要的,他曾祖父、祖父、父亲已经姓何了,他何必改呢,已经是第四代人,何姓不是更具有纪念意义吗?
        有的族谱把亚仲公何信与淮阴侯韩信混淆,分不清楚何信与韩信是相差几十年的两个不同的韩氏后裔,已经是不同姓氏的两人身份,然后附会出何信就是韩信的谋反之说,进而弄出何庶、何瑊避韩信牵连之说的记载。我想,由于资料的稀缺,这些记载应该都是人们想象中之窜混和杜撰而来。因为人们(修谱者)不知道汉初有三个韩信(即亚仲公何信,原名韩信;韩王信;淮阴侯韩信。)而混淆了。还有什么何允字子信【按:《说文解字》:(允) 信也。釋詁、毛傳皆曰。允、信也。】,倒过来信子----韩信的儿子,避韩信叛乱而改姓何?这种谱根本没有考虑何允比韩信大多少的问题,因而弄出很多笑话。所以家族中的事,纪年是最有力的证据!【注:按最新研究,韩王信(?-前196)世系有几种表述,即韩仓-韩婴-韩王信-韩颓当;韩仓-韩虮虱-韩王信-韩颓当;韩仓-韩虮虱-韩文-韩王信-韩颓当。淮阴侯韩信(约前231-前196)也是有几种表述,即韩仓-韩虮虱-韩臣颜-淮阴侯韩信-韩滢;韩仓-韩虮虱-韩文、韩非、韩伦,伦生韩臣颜-淮阴侯韩信-韩滢;另有韩仓号为韩襄王,又名韩惠绪,居河南安阳,生三子:长子韩婴、次子韩虮虱、三子韩绺。韩虮虱,号韩忠仁,子:韩臣颜、韩臣伦。韩臣颜,号韩王庄,由东鲁徙居淮阴,因太子之争,始失国,有望恢复韩氏贵族身份,后秦灭韩,失机,始皇统一中国,被迫参加徭役,最后死于非命,不知所踪,韩臣颜吕氏生二子:韩信、韩柳。韩信辛氏生韩滢。】
      我支何氏是以允公为始祖的,在三支韩改为何的源流世系中,应该是最权威的一支。如果按贵州《遵义何氏族谱》及安徽《宿松县何氏族谱》里的源流世系来看,何庶、何瑊那已经是何允后的第五代人了,既然他们的前四代都姓何了,还有他们改姓的事吗?当然,我不反对何氏来源多元论的观点,但族谱的源流记载应该要具有相对合理的逻辑性,总不能凭空虚造,似是而非地想当然,弄一些带有神话性质的玄乎其玄并自欺欺人的内容。
      四、合理的族谱载记
      终上所述,关于允公易韩为何的源流应该这样记:韩王安九年亥末(公元前230),韩为秦所灭,安有二子:长曰成、次曰允,被秦质于扶风湋河。秦末,张良乘范增劝项梁立楚后时,乃劝梁立韩公子横阳君成为韩王。至汉元年项羽灭成,允公虑祸及,隐逸民间,入舒县,流落江胡。江淮间韩何音近,悟音近韩(或江淮间有“韩姓何氏”族人,以“何”续命),且与韩居湋河谐音相应,后回质地,遂改韩为何姓。允成为何氏始祖,墓葬扶风。
 
      后记:草创此文,是有感于当今所见资料记载允公改何理由的混乱,且与史实不符。当然,本文也只是自圆其说的一家之言,行文过程中还有很多表述不合逻辑,甚至是错误的语句。把它弄出来,目的是抛砖引玉,请方家多多赐教,共同进步。文中有些地方间接引用了何菊明教授、何焕强及何金坤宗亲的观点,在此一并致谢

       允公后裔:何光训          

相关热词搜索:何氏,源流,始祖

上一篇:九井何氏文史研究序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