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何氏宗谱 > 源流 > 正文
读谱释怀 ——纪念《庐江郡何氏大同宗谱》发行一百周年
发布时间:2023-08-27 15:14:38      发布人:      作者:何健球      评论: 0     浏览次数:

宗谱是记载同宗共祖的血缘氏族世系人物及其事迹等情况的历史图籍,它与国史,方志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

朗朗乾坤逢盛世,泱泱华夏谱流芳。
        宗谱是记载同宗共祖的血缘氏族世系人物及其事迹等情况的历史图籍,它与国史,方志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是我国传统文化珍贵遗产的一部分,它蕴藏着大量有关人口、社会、经济、历史、教育学、人物传记以及方志的资料,对学术研究,寻根问祖,增强民族凝聚力都有极重要意义
        木有本,培根方能枝繁叶茂,水有缘,蓄水畅流才能源远流长,国有史,方知朝代更替社稷兴旺,家有谱犹国有史,谱以敦亲睦族、明支派、论辈分、辨亲疏;上溯姓源,下衍世宗,昭穆尚祖,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可见,谱义之重也。
        近几年来,吾数遍拜读《庐江郡何氏大同宗谱》,感受良多。
        其一,大同宗谱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吾何氏宗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源于姬周,易于韩允,始改姓时藏匿于民间,远祖多居住生活于扶风平陵,发祥于庐江郡。庐江郡地域先秦时为九江郡,楚时为衡山王国,约有安庆、庐州、黄州地;汉灭楚,徙衡山吴芮为长沙王,以黔布为淮南王,都六安,辖九江、衡山、庐江、豫章四郡,孝景帝时,庐江国除,置庐江郡。据《汉书》《地理志》云:“庐江郡故淮南,西汉文帝十六年,别为国,金兰西北有东陵乡,淮水出,属扬州;庐江出陵阳东南北入江,领县十二:曰居巢、曰龙舒、曰陵湖、曰雩娄、曰襄安、曰枞阳、曰浔阳、曰潜、曰湖陵邑、曰松兹。汉晋、南北朝之际,何氏名德辈出,庐江之潜尤为人文渊薮,史传之所载,方志之所论列国,不仅以冠缨贵盛相夸耀,其间隐君子肩背相望,尤是多也“。‘三高’兄弟隐居不仕,朝野先德威布四方,何氏子姓遍衍各省,而庐江之潜如山之昆仑,河之星宿,十七世祖何桢世称何庐江,庐江郡世誉郡望。
        大同谱客观公正地记载了韩易何姓始祖世纪及远祖世系:“通鉴云:安王有二子,长曰‘成’,次曰‘允’。秦灭六国后,张良乘范增劝项梁立楚时,乃劝梁立韩公子横阳君‘成’为韩王;至汉元年,项羽灭成,允公虑祸及隐匿民间,因手有‘何’字纹,语音近韩,乃改姓为何。后世居庐江,故以为郡。省、郡、邑,志载:周皖国,汉后至唐朝屡改庐江郡,宋乃改安庆府,至后改潜改怀。元析怀为潜;何氏先人发祥于皖,遂成郡望。
        远祖一至十七世:“允公(字子信)——隆(字子孟)、冉(早卒)——骘(字雍阳)——信(字亚仲)——修、昙(失纪)——成(字伯爰)——果(字长孟)——比干(字少卿)———寿(字克永)——显——鄢——宠(字世龙)——敝(字文高)——豹(迁任城樊邑)——休(字邵公)——晏(字平叔)、昌(字子文,隐居不仕)——桢(字元千)为迁潜一世祖,后子孙望出庐江,世系一脉相承“。以上远祖记载大多与史书传记相佐证,可信度高,可靠性强,除个别远祖的父子关系记叙疑似有误外,对研究何氏源流世系有极其深远的意义,为我们续修中华何氏大同宗谱提供了宝贵资料。
        其二,是谱具有厚重的现实意义。
       何氏宗族犹如华夏历史长河中一串璀璨夺目的巨型明珠。是谱乃是划时代跨世纪超历史的重要文献,是何族近代名人硕彦敢为人先朝宗敬祖成功倡举的范例,是承载何氏传统文化和优良家风的珍宝。
       史册翻回到百年前,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等革命党人发起的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推翻了清王朝,创建了共和政体、中华民国。世界五州趋大同,华厦五族向一统。何氏先贤们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在经济贫乏,交通不便,通讯落后,联络困难的情况下,毅然提倡纂修何氏大同宗谱。据卷一载:威名于世的丁槐将军应邀亲笔题词“万派朝宗“。民国原总理兼外交部长孙宝琪应邀作谱序曰”……余与何子宇尘善,闻其迩者,谢绝政闻,皈依佛法。往来于燕云皖水,赏以余暇,纠各省诸何为大同谱之辑,从事者皆一时之俊彦,不图於礼法陵文风尘倾动之日,而有修明宗法敦崇礼教者,如何氏诸君子可谓难矣,观於何氏之人文,知其先代多隐德焉;今之读何氏大同谱者,当知所以兴矣!”可见民国要员对何氏大同谱及何族先人和郡望评价之高实属罕见。
       一九一八年三月,晚清军机存记道花翎二品衔山东即补道霍山裔孙何国禔号福堂首倡,军机章京翰林院庶吉士望江裔孙何声灏,字伯梁,清二品街存记道吉林府知府进士民国参议员广东大埔崧里裔孙何寿朋,安徽芜湖道尹清翰林院庶吉士陕西泉城裔孙何业健,湖北宜昌检察厅长浠水县裔孙何炬新、安徽亳县警察局长武昌裔孙何奉璋等436名何氏名人俊彦倡议编修是谱。民国众议员,清花翎三品衔直棣永平知府怀宁县裔孙何毓琪号树瑶,怀宁裔孙总统府议员清举人何雯号宇尘,桐城县裔孙何则林号齐霞,霍山县裔孙何丙晟等四贤为总纂;何声灏等八名人为名誉总纂。何雯四处奔走邀集。分纂为怀宁裔孙何如景、陕西裔孙何毓璋、河南固始裔何品藜、湖北裔何寿金、何国有、广东裔何凤藻、浙江裔何淇、江苏裔何葆之、江西裔何学金、湖南裔何烈、广西裔何泳春等,分纂和编辑多达529人。真可谓千军万丁齐上阵,同修宗谱朝祖宗。
        首倡国禔公作序曰:“窃以世界潮流於大同,全球五洲、中华五族自为风气至不同也;何以同亦同於政治耳,方今政治之轨道,群起於民主立宪,夫立宪政体,注重地方自治,而自治必自修谱始;盖国家者,积各族人民而结成者也。诚能一族治;而一乡一县一省一国,而天下无不治焉。《大学》所谓身修而家齐,家齐而国治,国治而天下平,是大同之盛轨也。
        吾族大同谱之同人急起直追,以狭义讲。所以敬宗收族归万殊为一本;从广义讲,所以合群进化期,五洲大一统;欣不懿欤,重不重欤。“这位先贤胸怀宽阔,志向高远,大同情怀令人肃然起敬哉”。
        首席总纂何毓琪公在谱序中曰:“岁在戊午,族人咸聚于皖垣,为大同谱事就商於琪,琪欣然曰:书有克明俊德,以亲九族。孟子亦云: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渊乎,铄哉!吾何氏自允公受姓已迄至今,派别之分,其丽不亿,史册所叙述,支谱所记载,庐江先哲为中国诸何之共祖,固彰彰也。至今过潜邑访遗踪;故乡耆老往往称列祖之先垄,三高之故居亭址犹存,封志累累,瞻恋之怀罔,名流硕彦相继而起,文章德业之盛,至今不替苟略;而不书书,而不详识见囿於一隅,文献终归无考甚非,敬宗收族之道也。宜亟图之,遂于城北亦园设馆治事;亦园者,琪之故庐也。自戊午三月聚议,迄於辛酉孟冬,始蒇事其间,四易寒暑,於戏甚盛事也。惟望继之谱而成者有二事焉:一建宗祠,一兴族学。凡吾同族有为之倡者,琪当继其后不敢辞。”毓琪先公尊宗敬祖,雄才大略,勇挑重担,甘于奉献,仁心大孝之德性,可嘉!可敬!可谓壮心不已!
        百年前的1921年孟冬,历苦艰程的《庐江郡何氏大同宗谱》终于成功面世发行了!可歌!可贺!它所记载何氏宗族源流之远、涵盖面之广、内容之全、参修人员之多、篇幅之大、影响之强,可信度之高堪为空前。
        是谱合全国11省(皖、陕、豫、鄂、苏、赣、浙、湘、粤、闽、桂)的152股,十数万丁口参序,在广大宗亲俊彦齐心协力艰苦卓著而成的一部重要文献,共26卷,2500页500万字。时任湖北省长建始县裔孙何佩瑢次为大同谱序中曰:“中国诸何所共祖盖自允公,十七传至桢公,桢公至今殆六十世矣……爰有搜讨修明之役,略仿方志书体例,分门列表,循流溯源。凡一百五十余支,明统系,叙昭穆,颜曰大同,其难其慎,后世子孙观於是谱,知水有源、木有本,其亦油然而生爱敬之心乎!”
        是谱编辑二十六卷目录如下:
        卷一:(两本)序、股名、职任、凡例、卷目、原谱、姓始、郡望。安徽64股(股名略)、湖北17股(加现制英山县5股,共22股)、江西14股、广东16股、福建11股、湖南10股、江苏8股、河南4股、浙江2股、陕西1股。合计152股。
        卷二:总世系、世系。卷三至卷五:世系。卷六:世系、源流。卷七:先贤传。卷八至卷十一:族纪。卷十二先垄。卷十三:宗祠、宗训、宗派、祀田。卷十四:选举。卷十五:职官、学校。卷十六、卷十七:耆年。卷十八、卷十九:笃行。卷二十:政事。卷二十一:文学、艺文。卷二十二、卷二十三:艺文。卷二十四:忠义、义举、列女传。卷二十五:节孝、方枝、实业。卷二十六:祥异、礼俗、迁徙、杂志、跋。
        一花引来百花开。继何氏大同宗谱问世一百年来,全国何氏子姓支谱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大同谱为族人研考何氏源流、传承优良家风、续修何氏宗谱、寻根认祖提供了珍贵的文字资料依据,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产生了难以估量的正面社会影响,具有借鉴、参考、引领和指导意义。是谱犹如居世传家宝。但因时代久远、历史变革的局限性等诸多原因,如千百年来的老谱所载不一、破损不全。是谱对韩易何姓远祖世系的记叙也不尽然,或生殁年月无记,或远祖直系关系与《汉书》、《东观汉记》等史书相悖。尽管美中不足,但其所载源流世系主流是正确的,是可靠的,可信度是至高山仰止的。
       议员太湖裔孙祚英公在大同谱序中曰:“合五洲之大同,势力之大同不可久也;联五族之大同不可常也;惟家族统系之大同,合以情,联以气,不以势力为聚散,不以权力为分合,其斯可以为同矣!”读谱,意为尊祖朝宗,索其源,知其流,弘祖德,启众后,兴家邦。我等身为允祖后裔,应不失当今中华盛世之良机,呼全族名人硕彦,动四海五湖之宗亲,以大同宗谱为蓝本,倡修《中华何氏大同宗谱》,敬朝祖宗,传示后世。
                                                         二零二一年七月       
        注:作者何健球,男,允公76世孙,湖北黄梅人,大学本科学历(历史系),高级检察官,现退休,何君文化委员会文史部专员,住黄梅县黄梅镇梅岭路155号,

相关热词搜索:何氏,大同谱

上一篇:关于韩允易何后之远祖世系人物的几点浅见
下一篇:最后一页